“操那些闲心干嘛,走,继续喝酒去!我们四川可是有好酒,不容错过的。”
杨厅长当然也参加了学习,结果弄了个脑仁疼:
我艹,这是杨伟的师傅吗?杨伟可不配,其实我也不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文松虽然坐后排,但是人家弄明白了一件事儿:这才是师傅的真实水平,人家在轧钢厂干那些事儿,其实就是玩儿!
转念一想就有些害怕:我是不是不配给他当徒弟?他会不会以后不认我了?幸亏他还这么宠我!
杨荣倒是更聪明,她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听不懂我就先不听,我就盯住他先过足了眼瘾,以后需要我做事儿的时候我不会,我就给他打电话问,有爱人在支持,我还怕什么?
行吧,我怀疑你就不是个工科生,你是学心理学的,知道如何抓住男人的心。
第二天上午参观炼钢厂,这次杨荣跟得挺紧,王胜文说什么话,她跟陈文松都记下来。
没办法,这是陈省长交给她俩的任务。
其实对于炼钢厂王胜文并没有给出更多具体的指导意见,他前一世并没有在炼钢厂干过,对于炼钢厂的实践经验并不多,也只是在安全方面给了些建议,都是为了保护工人安全的,至于技术问题,还是让他们自己弄吧,刚刚成长起来的这批年轻人,自己会认真研究的。
不过王胜文也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攀枝花炼钢厂工作岗位的定员,竟然是劳动定额的两倍。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是陈省长的建议,还是国家的指令?
王胜文对轧钢工段,可是太熟悉了,因为他们使用的全部轧钢设备,都是王胜文给他们设计的,各岗位的定员,也都清清楚楚地写进工艺里。
但是转念一想,他们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聪明了,直接性地解决了城市户口“官二代”的工作岗位压力。
四川官二代为国家炼钢铁,跟自己收大院儿里的子弟当徒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四川,绝对有高人!
王胜文是位技术官员,当然不会去跟陈省长谈这些问题,但是他心里明白,陈省长这是给国家做一个模板:解决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可以用这种方式。
这和彭市长给自己多一倍的招工指标,不谋而合。
这样看问题,就不难理解自己要五千名工人,彭市长故作迷糊,直接给了一万人。
这一点上,彭市长就比宋市长棋高一筹,不得不说老革命家,还是深谋远虑。
……
参观完炼钢厂,下午的授课仍然继续,讲的是传动系统,这次参加的人更多,提出的问题也更多。
行吧,借比机会,把这个区域的机加工能力,提高一个档次,因为对于机加工方面来说,王胜文最熟悉。
至于以后派哪个徒弟过来指导实际生产,再跟陈文松详细商量,因为红星试验厂里,也有几位家长在四川工作人,上次陪陈文松过来送第一批图纸的人,就是。
如今他们都已经成长起来了,都可以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