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皇阿玛早就有这个念头了?
等等,他好像想歪了,或许没有什么敲打,只是磨砺?
嗯……
胤禛抿紧了嘴唇,就这话,他自己都不太信,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或许有,但是绝对没有那么纯粹。
至于康熙,他的确存了这个心思,只是有些东西,做是做,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太子那边却是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皇阿玛能够做到这种地步,甚至交给他
()(),本来就是个重任√()√[(),有四弟在边上也是无妨。
皇阿玛是他的阿玛,但是与此同时皇阿玛也是皇帝。
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皇阿玛已经做了很多了。
或许想通一些东西后,一切就显得更容易接受一些,即便是心下有数,变成了真的放在台面上。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眼下的这个局面,和三弟最初说出来的那些惊雷相比,那真就是毛毛雨了。
事情到底一点点步入了正轨。
胤祉虽然不曾踏足朝堂,但是倒也听说重启明算一科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上到下吵得厉害。
甚至京城里面都有了明算就是为了商贾实行的。
胤祉对此没有什么实感,毕竟——
火坊对明算一科简直就是一边倒了,真说是不愿的反而是少数。
更多的是有些感慨,正赶上用完午膳回来,“我当年考科举的时候,要是有这一科就好了。”
“要不我辞官重新考一下?”
此话一出,当即就有人道,“你可别想了,就没有这个说法。”
“哎,我建议他们不要考,因为我就没考过。”有人脸上也不由得挂着酸,但是那酸中也带着几分欣慰。
不过说起这个,虽然借调过来仍旧任职礼部员外郎道,“说起来戴大人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吧?”
“不,我记得戴大人是三藩谋逆的时候,献图纸为官的。”翰林院待诏道。
“没错,戴梓是这么为官的,而且当年好像奔着武官去的。”一个声音也插入其中。
不少人顿时也有些意外,“哎?戴大人当年竟然是本着武官去的?”
“那是,自喜于书,无所不读,尤好兵家言。”
“抱经世大略,凡象纬、句股、战阵、河渠之学,靡不究悉的那种。”
“咳。”一道咳嗽的声音响起,只不过声音实在有些小,下一刻就已经被人声压过去了,“哎?!竟然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