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代一点的吧,我这几天要去趟哈市,不在家,我爸妈老婆都在家,具体的可以和他们商量,等我回来再结账。”
“这个好说。”赵贺点点头,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明白陈时这种雷厉风行的人,最讨厌的就是拉磨似的办事。
“行,那谢了赵哥,我先走了,等我从哈市回来咱们聚一聚。”
从拖拉机厂出来,陈时来到养殖厂。
昨天孙庆林等人已经把钱送来,整整九万块,陈时先让陈楠入了账。
“我们这次去哈市拿走三万,账上留六万。”
“孙芸同志,这段时间的账目做好明细。”陈时叮嘱了一句。
现在的养殖厂名义上是公,实际上却是陈时的私人产业,在钱这方面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自古以来就只有别人帮忙管人的,还没有人喜欢让外人管钱的,陈时自然也不例外。
就如同后世很多私企小公司一样,哪怕管钱的亲戚贪一点,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多数老板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亲戚贪一点也就算了,总比让外人捞了去好。
而且大家心知肚明的一些事,比如税务问题,让外人来也不放心啊。
只要不是撕破脸皮深仇大恨,亲戚基本不会出卖自家人,外人手里可是随时握着一把刀,想啥时候捅就啥时候捅,这谁能放心?
当然,陈时前世的企业偷税漏税是肯定不存在的,但合理避税却有不少。
虽然说国家支持合理避税,但实际上是不是合理,却不是陈时说的算的。
后世某位国外的资本家说的一句话,陈时觉得很有深意:
如果没有权力的撑腰,资本只会讨好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