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小参厂?”陈时微微一怔。
说起小参厂,安平县地区的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养殖的人参为安平县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
小参厂最红火的时候,职工多达上万,那时候各个大队和公社也都有养参的任务,甚至于有了以参抵粮的说法。
然而小参厂只红火了了五年,养殖的人参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病害,短短半年的时间,小参厂就从安平县的地方经济支柱之一,落魄到了一个只有十几个职工的小厂。
如果不是有地方的财政补贴,小参厂怕是早就消失了也说不定。
“老弟,小参厂的规模不小,现在大部分都荒废了,厂长老徐是我朋友,如果你能说动县里,拿下小参厂基本没问题。”
“不过。。。。。。你弄个厂子要干啥?”于世国好奇的问道。
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脑子里面都没有什么做生意的想法。
农村的就想着能多开两块荒地,来年能多打点粮食,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
城市里的就想着能安排个福利高的厂子。
工厂的领导层,也很少有什么进取的想法,想着能稳定就是最好的。
像陈时这样,主意百出,敢想敢干的人,于世国还真没有碰到过。
“现在还说不好,等拿下了厂子到时候再说。”陈时没有交代老底。
有句话叫做,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就是说一个人准备做什么事,在做成之前,千万不要到处讲,一切的事都藏在心里,自己默默地干。
等到事情成功了再说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