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在空地上铸造了一个高台,孟师兄已经在台上等着大家,刚才的剑鸣声应该就是出自他手。
“师弟们休息的可好,”孟师兄盘膝而坐,一把宝剑横前,剑穗随风飘着,潇洒至极。“昨日诸事已毕,今日由我来坐台授道,也许将来你们中也有人和我一样。”
不管下面反应,他自顾自地说着,“这本定息归元术,后天转先天之法门,对于你们来说,最适合不过,都能修行,至于结果如何,全凭个人造化。”
“定息归元,讲究以静为本,别无他术,定心者,目不乱视,神返于心。分为四步,即收心,守一,止念,入静。”
见大家都在仔细听着,他略带满意的笑了笑,“你们未曾修道,难就难在第一关,如何收心是关键,我有四法,尔等得其一便可收心,其他三步自然水到渠成,再无难关,当然这全凭个人心性机缘,不可强求。”
子临知道最主要的东西来了,连忙示意猴子胖子,让他们细心听着。
“杂念纷腾,可用四法。其一,斩,待一念刚生,令其速断,再无连续。其二,顺,旧念未消,新念又起,无法斩断之时,不妨顺之,任其天南地北遨游,久之念尽,即无念也。其三,炼,以事炼心,妄念莫大于喜怒,怒中回思,则不怒,喜中知已,则不喜,久而自静。其四,息,耳听于息,心相随之,久之听亦不听,息亦不息,念住矣。此四法,以斩为速,以息至上。”
“可曾明白?”孟师兄见大家听得入神,笑着问。
“师兄,请问这四种方法我们都可以用吗,”一个弟子起身问道。“四种方法,哪种适合,就用哪种,看你个人心性,果决者可斩,散漫者可顺,犹豫者可炼,淡然清静者可息,并无区别。”
“可是师兄刚才说,息之法乃至上之法,这是何故?”孟师兄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了。”
“后天返转先天,炼得呼吸之气成就元气,炼呼吸之气又称调息,和此处息法有共同之处。这就是息法之上的原因。好了,现在说调息。”
“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意自然,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便是调息。调息者,调其无气,而至有为,以神驭气,行之必住,住之必行,在乎停住之间而调之,欲合乎似无之呼吸,似心息相依。”
“具体讲来,静坐之际,先行闭息,闭息者,夫人之息,一息未际,而一息续之,今则一息即生,而抑后息,后息受抑,故续之缓缓矣。久而息定,抑息不可动心,动心则逐于息,息未止而心已动矣。”
“闭息,息定,内气已生,运气之法,不外乎以意驭气,使之合乎于心,这点你们手中法门交代的很详细,我不再多说。你们回去之后按其法门自己修行即可。”
“至于你们手中的龙虎淬骨拳法,其实比这什么定息归元术要珍贵的多了,这门拳法层次极多,修行极难,若能大成,不亚于仙道大法。”
众人哗然,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这么容易就到了自己的手里呢?
“你们不用想了,你们到手的的确是真东西,虽然只有前三层,但若你们真能修行有成,今生受用无穷。”
“只是此法真正修炼的窍门已经失传,自我教得到这法门,至今也无几人修成其中几层,而且哪怕修成之后你也无法传给别人,这拳法流传甚广,听说其他大陆也有,所以想要修成,非得天大机缘。”
大家的心顿时凉了,毕竟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三大荒陆奇才无数,怎么也比自己强,怎么着也轮不到自己啊。
“据传此拳法共有九层,你们拿到的只有前三层,混元无极桩,阴阳两仪步,三才聚三合。后面的只有内宗和宫里才有,你们却是见不到了,名号倒是可以告诉你们,分别为四象定天印,五行生灭手,六爻演天术,七星封神剑,八卦篡天录,九宫命天章。”
“与其说这是一门拳法,不如说是九门独自的秘术,这些秘术不同的人演化出来效果也不甚相同,全看你的本事。”
“你们的三层拳法,便是如此,他们是独立的,不要听着拳法便以为他是一套整体,只要你们能将其中一样练出名堂,那便是莫大荣耀,好处无穷,仙道无阻。”
“练法很简单,你们完全能够看懂,我给你们说说这三层分别练成之后的效果吧。第一个,混元无极桩,此法练成,瞬间便入天人合一之境,为修道者最羡慕的一种心境,入此境界,你的道心,道法再无阻碍,”孟师兄说到这里也是一脸羡慕之色。
“阴阳两仪步,据传练至大成,一步一阴阳,可穿越阴阳两界,咫尺天涯更不在话下,至于三才聚三合,讲究外三合,内三合,以及传说中的境三合,外三合便是眼手脚,这种一般凡俗练武之人便能达到,内三合便是精气神,这种修道者和有道之人也可达到,只是这境三合,相传一旦达到,你所在之处,天随你动,地任尔行,天地人三才合而为一,再无阻你之敌。”
“好了,至此授课完毕,以后你们便要自己修行,不懂之处可向师兄师叔请教,并无忌讳。”不理会大家意犹未尽的神色,他看看天时,“马上便是日出之时,你们按照我所教的,进行你们第一次的修行,收心,定息,看能否练出一缕元气在身。”
子临他们闻言坐好,都慢慢进入收心状态。子临性格淡然,便采用息法,先是听自己的呼吸声,后来近乎忘记声音的来源,落在那一吸一呼之间,渐渐的,不知呼,不知吸,再无外物惑心,一念清净。
此时若有人将手搭在子临鼻子下,便知子临已到了闭息,定息的地步。恰在此时,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在分水台两侧,分水台瞬间被水珠映射的光芒照的五光十色,斑斓夺目。
感觉就如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子临不由自主的嘴角微翘,像婴儿般微笑,放在丹田处的手微动,口微张,酷似婴儿吃奶的模样,只是一吸,便见一缕紫气顺着他吸的方向飘来,不一会便落入丹田,再无痕迹。
子临这时并无异样,想是吃饱了,便合上嘴巴,再无动静,却不知有一人已经目瞪口呆。
“亲娘,胎息之境啊,这小子得多大的运气啊,没有一点修行根基就将紫气吸入腹内,也幸亏他入了胎息,否则小命早就没了,不过话说回来,没入胎息他也采不到先天紫气呢!好造化啊好造化。”
这时孟师兄发现有一人也有动静,只见一缕元气入了丹田,他便睁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