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夺王半步txt > 第216章 番外八十八 十二莲童闹天宫 岳阳三宝定姻缘(第3页)

第216章 番外八十八 十二莲童闹天宫 岳阳三宝定姻缘(第3页)

又有韩湘子献上鱼鼓一只奏曰:“臣此宝打动天昏地暗,内可藏数万天兵。”

玉帝闻奏八仙宝贝各有妙处,龙颜大悦,又有西天诸佛,名观世音者,献上莲花宝座奏曰:“臣此宝善者必然通慧,可知百世,恶登者,变做刀山,一架莲花可化万物,撇上半空,呼刀成刀,呼剑成剑。千变万化。”

又有万法教主普庵祖师献上拂帚一把,奏曰:“臣此宝;人去千里,三界邪魔一见;不敢近前,一拂能仙万里,亦能变化。”

又有三元三品大帝献上金枪一把,奏曰:“臣此枪可除邪捉魔;能避水火二灾;撇上半空变化无穷。呼杀即示,呼止即止。”

又有北方玄天上帝献上皂旗一把,奏曰:“臣此宝能卷三界,恶鬼强妖一入自见;七日成水。”

又有白莲尊者献上金钵盂一只,奏曰:“臣此宝能藏数万天兵,呼饭出饭;恶鬼一食止饥三年。毫光闪闪,紫雾腾腾。”

又有孙行者献上如意铁棒一根,奏曰:“臣此宝要长便长万大,要短便细如花针;降妖捉鬼,变化无穷。更兼臣一身都是宝贝!”玉帝问曰:“卿何曰一身都是宝贝?”孙行者曰:“臣一筋斗能去十万八千里;可是宝贝?一根毫毛能变一百个猴子也是宝贝!”玉帝笑曰:“卿试显神通看,果应其否?”

孙行者即在殿前拔毛一把,口里一呵!满殿都是猴子,各执棍棒,跃跃自舞。玉帝命行者收了,遮袖大笑曰:“朕闻卿昔日从唐三藏西天取经,神通广大,今日果见,卿实第一!朕即赐金花一朵,御酒两杯。”孙行者谢恩毕。

又有凤凰山圣母献上金塔一只,奏曰:“臣此宝塔变化无穷,镇邪捉妖;念动咒语,重若泰山千万人不能动摇,变小则小如粟米,虽三岁孩童亦能拨起!”

又有阎罗天子献上孽镜一面,奏曰:“臣此宝善恶莫逃,三界若有隐匿过恶者;提此镜善恶分明,前可照一万年过去,后可照一万年未来,邪魔鬼怪若见此宝,脚酸手软,气化形消。”

又有众神一一献宝,各叙其能,赛宝毕。玉帝大喜道:“朕有卿等贤人能将,何愁天下不永长盛?”

遂与佛,道二尊商议毕,说道:“朕今立此通明会,事出有因,只因天生十二莲童,各有神通,前番私逃下界,失却一童乃是公主‘凌波’。朕欲杀莲童泄吾之恨,不期莲童各恃神通当时造反。天庭武将无人能敌,甚亏道祖作中,平息干戈。又献良策,分治莲童,故朕今立此宝会,乃是为众莲童各觅贤师,分而管之,不令生事。不知有何仙卿,愿纳众莲童为门徒,伴随修行?”

话毕,闪出上洞八仙齐声应曰:“臣等愿纳此莲童为徒,随臣修行!”又有佛,道二尊上奏,老君奏曰:“陛下,我那八卦炉正缺一名童子炼丹,不若舍老道一位去做丹童炼丹,好去炼丹济人。”如来奏道:“陛下,老僧雷音寺藏经阁亦缺一名‘侍香尊者’,不若也舍老僧一位去做个管珍楼的侍香童子,好交他经理经书勿生邪念。”

玉帝闻奏喜道:“十一尊莲童,今十尊已有安置,还该一位,就交他留守金銮,做个御前金童。”众神闻言山呼万岁。遂叫八仙各领去一名,追随习道,佛道二祖亦各领去一名,只有老大‘夏子’留守金銮做了御前金童。

会毕,玉帝传旨:“各赐御酒五杯,金花五朵。众神谢恩,依次而退。

看官:十二莲童自此各觅贤师,艰苦修行,最终各成正果,此是后话不题。

却说那公主莲花,自那日于桃园遭遇恶犬。她最小,又走的慢,早与各位兄长失散。独自哭哭啼啼跑出桃园,不期脚下一滑,扑的一交跌在湘水岸边人事不知。单说这昭潭府湘水之底久居一条得道老龙,向来无事清闲。偏是这日,忽见湘水上空祥光缭绕,彻透湘波。便心中疑惑,随即变化人形,推波上岸来要看究竟。果见莲花女童跌在岸边,身放异彩。

老龙上前一看,惊道:“元来如此,不想这其中还有这样一段因果!”遂救起莲花,做起神法,就在那湘水岸边,昭山之脚化起一座庄园,好座庄园。但见:

烟霞长空射月,楼台四面光辉。清幽道场紫巍巍,真个仙府下坠。

宝妆亭阁奇境,玉列山峰巧堆。花木香浮好宫闱,尽出神仙品味。

老龙做法已毕,自家则摇身化做一道人,名曰:‘潇湘道人’,号曰:‘静士’。好个道者,端的是:

丰姿异彩别凡尘,清虚妙相有仙形。化外长生真静士,心向鸿蒙大道中。

又指门前一株老柏,一颗古松,化做二童,一名:‘捕风’,一名:‘捉影’。道长一一安排妥当了,便逐日里教养莲花,或文或武,或针织女工,倒也落得清闲快活。有诗曰:

闲论《道德》妙处,行歌即朗《黄庭》。儒家释家志莫穷,识破三家根本。

春看轻盈花柳,夏赏池沼荷明。秋喜枫叶满山红,冬看霜天雪景。

不表道长教养莲花公主,再说仁义自妻子难产离世,父兼母职,辛苦培植二子。先说陶文,自五岁上下就送去书院上学。自从读书,真个人如其名,文采极好,正是一目十行俱下,诗词作文不教自会。书院先生也个个欢喜,说他是个李白再世,东坡重生,无不喜爱有加。再说陶武,却又生得生性粗鲁,不喜读书,终日里丢砖打瓦,拈枪使棒。仁义多方劝导,毫不济事。无已,只得请了长沙城里一位教武先生,拜作师范。

这先生姓陈,名‘光武’表字‘震湘’,乃是武艺世家,一身祖传的少林绝技。娶得湘西李氏为妻,只生一女,因生产前日梦仙女下凡,遂名:‘陈梦仙’表字‘宛茹’。陈先生因见陶武是块练武材料,颇为喜爱,就于十岁上下将梦仙许他做妻子。

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倒也落得两头自在。只因天不佑人,那仁义向来多病,加之常年劳作,几得容易将他兄弟养至十五岁上,还不曾享一天福,却因疾病去世。那兄弟二人几乎哭死。多亏光武夫妻是个真善贤良,因见他兄弟年少,家道又是这般穷得褴缕。遂出钱料理仁义后事,与马氏合葬于麓山山腰。又叫兄弟二人弃去三间草堂,搬至城里武馆居住,文者习文,武者练武,不觉又过去五个年头。

这兄弟二人俱已长成,陶武生得身长七尺五寸,更兼一表人才,怎见得?有诗为证:

出落唇红齿白,生成眼秀眉清。风流不减汉陈平,枉笑潘安呼俊。

下笔千言立就,挥毫四座皆惊。才貌双全说陶文,一见人人起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