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夜想了一下,战乱方停,肯定有不少人无家无食,又在冬季,定要死不少人。
温王说,他温国这几年都是丰年,姜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谷仓充盈,贵族的私库都满了出来。
齐风禾去清点的时候,看得眼睛都挪不开。
这些粮仓这么充足,都是从底下黔首那里搜刮出来的,齐风禾去翻了下他们的政策。
好家伙,课税繁重,对黔首粮食的征收超过了半数,难怪谷仓这么充盈。
这些多出来的粮食肯定要再发放给他们,要不然,过了这个冬季,不知要死多少人。
至于怎么发,齐风禾已经想好了,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以工代赈,于无劳动能力者,则保证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战后的人口还需统计,待解了黔首的基本情况后,她便会将粮食下发。
而目前,她在做的,便是给出大量劳动岗位,让那些黔首,都有活可做。
为了让几乎所有都能干活,她甚至定下了“识一草药”、“识一文字”、“背一段文书”这种离谱的“工作”。温王在一旁无言地看着她将这一条写下,没有制止。
她对这些简单的“工作”并没有做限制,无论是谁,只要能完成,便有食物可拿。
反正,她的目的也不是让他们干活,只是找个由头让他们吃饱罢了,若能把扫盲工作一起完成了,也是一件好事。
军队中识字的人本就少,唯一全员识字识草药的还是齐风禾的医军,但她们都在照顾伤兵,忙得不可开交。
于是识草药、识文字、背文书这事便由齐风禾承担。
她在喜明台开坛讲座,若有想学者,便可自行前来,若有贵族及其走狗混入其中意图刺杀,温军的弓箭会教他们做人。
喜明台上,年轻的女娘平视着底下的黔首,笑容温和地走向中间的石板,手中持着墨笔,腰上配着利剑。
她敛衣,抬手,提一笔,斜下来,折过去,竖下来,再于斜边画下一笔,于巨大石板上书下一文字。
几笔简单线条构成的文字,便在石板上展现出来,好似一个在地里躬耕的黔首。
“这个字,念——‘人’。”
第45章第45章吾与腊梅孰美。
她的声音从台上传来,飘落四处,在台下的黔首安静听着,无人言声。
教识字的时间一日只安排一个时辰,过了,就没有了,但只要是齐风禾教过的字在这个冬季前学会,总能拿到食物。
这个检测不是由齐风禾来进行的,人这么多,她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她只是将刻有文字的竹片发给食官,来领食的黔首在这些竹片上挑自己记得住的,在沙盆上写出那个字来,待食官对比过后,确认正确了,便会将食物给他们。
除却识字之类的工作外,还会有些体力活,有些人记不来这些文字,便会挑些不用动脑的工作来干。
毕竟,在最开始的识字后,齐风禾便会教一些具体的内容,有些人天生不擅长这些,在识得几个字后,便去接些体力活。
齐风禾命人将她教过的东西刻在巨石上,若有人一下记不住,便可去石前再学。
而雕刻巨石又是一项工作,她便令人每日更新,将巨石摆在每乡每镇上。
姜国不算小,她本人不可能全天在各个地方游走教学,但一路攻打下来,她的脚步随着军队走过姜国的每一片疆土。
在离开之前,她便在走过的土地上留下过相应的政令,以确保那里的黔首能够度过这个冬天。
又过了一段时日后,姜国黔首的情况也摸得差不多了,在处理完这里的事情后,齐风禾他们也该归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