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敌人的野战部队来的少,就直接不理,看住营地就行;如果来的多,就让匈牙利人出动,去驱逐他们。因为论起和草原骑兵的战斗经验,乃至骑射之类的本领,肯定还是他们最合适。
结果,第二天,就又有一大群蒙古人,簇拥着一面画着奇怪符号的旗帜,从后方跑了过来。他们的数量,比之前多了很多,展开成了一条长长的弧线,就朝攻城的阵地笼
了过来。
有跟紫帐汗国打过仗的人,认得那是汉字的“明”。看起来,这就是之前出现过几次的明军主力。联军里的匈牙利人立刻出动,上马去驱逐他们。
这些蒙古人的装备要好一些,有了不少意大利式的铁甲。可能是因此,他们也更有底气,没有立刻退走,而是一边来回驰骋,和匈牙利人对射,一边破口大骂。
匈牙利人的语言很特殊,既不是欧洲这边常见的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的语言,也不是草原上如今常见的蒙古或者突厥人的语言。不过,这些蒙古人里,有人似乎和他们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语言。
一上来,就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故意谩骂他们,说他们不过是一群给德意志人养马的奴隶,装个什么贵族。
如果只是普通的脏话,倒是还好,毕竟上了战场,也不能要求大家嘴巴多干净。但蒙古人不讲武德,当面瞎说大实话,就很容易让人破防了。
对射这种交战方式,在其中一方非常不正规、实力很弱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他们被吓跑收场。不过很多时候,远远放几箭并不足以吓跑敌人。如果两边士气和纪律都超过了“及格线”,那么这种骚扰,就不足以击溃任何一方,反而会让大家积攒火气。
为了寻求优势,骑射手们会越来越近,以求获取准确度和杀伤力上的提高。当然,这也会让自身一方伤亡的比例,同样随之提高,从而导致士气不稳的一方,更容易坚持不住退走。
而如果这次,双方也没能分出胜负,那么他们就会更加接近,这种相互的追逐和周旋,会一直循环,直到双方开始近战格斗。
不过这次,蒙古人并没有坚持到这一步,就转身逃走了。匈牙利骑兵立刻跟了上去,开始试图对他们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