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用。
八百斤粮食,可让三口之家,一年不用挨饿。
如此到第三年。
风调雨顺,不交赋税的情况下,三口之家便可彻底摆脱饥饿,且有存粮。
到第四年时,多余的粮食,甚至可以拿来贩卖。
而产生的秸秆,麦糠,不但可以做被褥防寒保暖,还可以喂牛羊牲口。当然,也可以当做燃料,生火做饭。
潘小安将种子分下去。
将土地也分了下去。
每户帐篷,分了十亩地,二十亩草场。而减免三年税收,是标配。
哈拉湖城,是潘小安打下的第一座吐蕃国城。
他要在这里做个试点。他要让这一千一百顶帐篷人家,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当然,他更想让吐蕃国其他城镇的人看一看,归化安国之后,得到的是麦香,不是血腥。
潘小安在哈拉湖城,待了十五天。
他开荒捕鱼便用了十天。
哈拉湖城的百姓,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守在自家的地里,喜悦而迷茫。
他们脚下是自己家的土地,不是豪绅首领家的地。
他们种的粮食,可以收到自己的帐篷里。他们放牧的牛羊,可以关在自己的羊圈里。
而他们腰上的木牌,不是枷锁,是身份自由的象征。
随军铁匠将收集来的敌人的兵器,重新锻造。
潘小安没有锻造铁人十二,而是锻造了一十二把铁犁。
一百户帐篷,可分用一把铁犁。
潘小安与张月如分头行动。他们教哈拉湖城百姓,怎么用铁犁。
一头牦牛被套在犁辕上。
潘小安头戴草帽,吆喝一声“开土喽”。然后他鞭子轻轻落下,那牦牛便哞一声,开始前行。
土地破开,露出新鲜的土壤。地龙不耐烦的看潘小安一眼,便又钻进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