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的拳头擦着张玉汝肩头落空,整个人因惯性向前踉跄半步,露出了肋下的破绽。
张玉汝的指尖几乎是贴着他的肋骨划过,没有造成实质伤害,却带起一阵刺骨的寒意。
林逸瞬间汗毛倒竖,本能地后跃丈许,拉开距离时才发现,自己的衣襟已被对方指尖带起的劲气划破一道细缝。
“有点意思。”林逸甩了甩发麻的手臂,眼中的兴奋渐渐染上几分凝重。
方才的交锋不过瞬息之间,他却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每一次发力、每一次变招,都像是撞进了对方精心编织的罗网。
张玉汝的动作看似缓慢,却总能抢在他招式老之前占据最有利的位置,那看似轻柔的格挡与牵引,实则暗藏着对力道、时机、角度的极致掌控。
他深吸一口气,再度发起猛攻。
这一次,他将速度催发到极致,身形在原地拉出数道残影,拳脚肘膝交替出击,每一招都瞄准张玉汝的破绽。
然而张玉汝就像立于风暴中心的磐石,脚步不丁不八,双手或挡或引,总能以最小的动作化解他的攻势。
林逸的拳风越来越急,力道越来越沉,可无论他如何变招,都像是在与一团无形的棉花较劲——刚猛的力量被巧妙卸去,刁钻的角度被提前封堵,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对方牵引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逸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渐渐粗重。
他猛地一个后空翻跳出战圈,望着气定神闲的张玉汝,突然意识到一个让他心惊的事实:自己的动作越来越僵硬了。
方才那记侧踢本应更快更狠,却在抬膝的瞬间感到大腿肌肉莫名的酸胀;方才那记摆拳本应角度更刁钻,却在出拳的刹那被对方提前封住了路线。
这种感觉,就像陷入了一张无形的蛛网。
他越是奋力挣扎,四肢便被缠得越紧,那些原本行云流水的招式,渐渐变得滞涩、刻板,仿佛每一次发力都在触碰对方早已设好的界限。
领域中残存的能量流,不知何时已随着张玉汝的呼吸节奏起伏,而他的心跳、呼吸、甚至肌肉的收缩频率,都在这股无形的牵引下,一点点偏离自己的掌控。
“你……”林逸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终于明白,对方不仅在化解他的攻击,更在潜移默化中干扰着他的节奏,就像蜘蛛在耐心等待猎物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这种被步步紧逼、处处受限的感觉,比正面溃败更让他心头发闷——他明明还保有大半力量,却觉得自己像被捆住了手脚,每一次挣扎,都只是在向更深的网中陷去。
单纯在肉身强度的维度上来较量,林逸的实力与张玉汝相比,不仅没有丝毫逊色,甚至在力量爆发与防御韧性这两大核心层面,林逸展现出了更胜一筹的优势。
倘若将双方的实力具象化为数值,并进行直观对比,不难发现,林逸能够在数据呈现上实现一定程度的领先,这一领先幅度尚属“小有盈余”的范畴。
然而,不具备碾压性的数值优势,在综合实力比拼的战场上,往往难以成为左右胜负走向的关键砝码。
当双方数值差距未能形成压倒性优势时,战斗机制的运用精妙程度,以及临场操作的细腻与精准度,便一跃成为主宰胜负天平倾斜方向的核心要素。
而恰恰在这两个关乎战斗本质的关键领域,林逸与张玉汝之间横亘着一条颇为显着的实力鸿沟。
张玉汝所掌握的一系列独特能力,宛如赋予其在战斗中纵横捭阖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