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庆笑着附和道:“读书好,长本事。”
薛兴贵便将他们想去找顾承帮忙联系私塾的事说,“海伯父,要麻烦你带我们去一趟,领我们认认路。”
海东庆听完他们的请托,倒也没有推辞,只是有些犹豫道:“不瞒东家,这次院试咱们县才取了前二十名为秀才,小承可惜了,这科并未考中,恐怕。。。。。。”
海大娘也在一旁叹息道:“他连着两次都未考中,心中恐怕有些郁气。”
薛兴贵一愣,他对顾承一直有一种谜之自信,觉得他念书那么好,又在县城读书,一定能考中秀才。
薛柳倒是不意外,科举一道,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往后越是难考。
平城县算是大县,能录取二十人,人数都算多的了。
薛柳接过话头道:“海伯伯,我们来都来了,也不想白跑一趟,既然知道消息,过去探望一番,也是应该。”
海东庆笑了笑,也不劝阻,答应道:“那我便陪你们去一趟,说不定还能我们开导下小承。”
海大娘见他们正事说的差不多,便接过话题道:“东家,我们有一事想同你商量。”
薛兴贵看了薛柳一眼,“海大娘,有什么直说便是,都是自己人。”
海大娘拉过海娟,道:“自从咱家接了东家的活,日子都好过了,我们心里都不胜感激,只是现在每日送来的皮货越来越多,我跟老头子年纪都大了,干活吃力,就靠海娟一个人,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
薛柳笑了笑,“海大娘,既然说到这里,我也有一事相求。”
海大娘一愣,疑惑的看着薛柳。
薛柳拱手认真道:“我阿娘一直想学着如何鞣制皮毛,之前不好意思提,毕竟这是你们吃饭的手艺,如今既然你们来不及鞣制,与其再去请外面的人来,不如交给自己人,您说呢?”
海大娘脸上的笑容一变,跟海东庆交换了一个眼神,低下头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