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信,其他大臣也不信。
科举制,说不定又是富民侯师门中的东西。廷尉府选官考试就是一次尝试,如今富民侯要正式把科举制推上朝堂。
不信归不信,没人傻乎乎的跳出来质疑,没有实际意义。
“富民侯,若是要推行科举制,全都进行考试,花费未免太大了。
大汉上下超过九十个郡,能参与考试的怕不是有数十万人。”
孔臧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考试要花钱。
“如今各地官府所使用的纸张,每张价格高达十文钱。而粮价是九十文一石,十文钱可以买到九升的粮食。
一张纸的钱,就够一名百姓吃两天的饭。
假定有二十万人参与科举,每人用两张纸,就是四十万张,就要消耗四百万文,足够四十万百姓两天的口粮钱。
如此消耗,是否有些太多了?
朝廷的钱粮终究之从百姓身上征收而来,若是推行察举制,朝廷可以省下这笔开支,减轻百姓的负担。”
说完后,孔臧略显得意,似乎他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角度,让人无法辩驳。
不行了,不行了,这个味道太纯正,陆鸣得缓缓。
互联网上,总有一群人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说着一些看似为百姓发言的观点,实际上完全经不起推敲。
比如,青藏铁路破坏了西藏纯净的自然环境,除开物质后,又给藏族人民带来了什么?
看似为藏族人民说话,要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考虑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怎么活。
人不是植物,不会光合作用,没有物质根本就活不了。
有人要你除开物质后去考虑问题,说明他根本不在乎你过的好不好,却还要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发言。
孔臧的话也是如此,靠着孔子的遗泽,拿着朝廷的高官厚禄。
如今有更多人有机会能靠科举来改变命运,他却突然关心起四十万百姓的口粮钱。
真要是这么关心百姓的口粮问题,之前怎么不去钻研农业生产,帮助百姓增产增收呢?
怎么不去呼吁朝廷减轻赋税,减少百官的俸禄呢?
他怎么不去建议世家大族减少一些地租呢?
朝廷收的田税才三十税一,世家大族自家的田地租给百姓耕种,田租普遍要见税什五,也就是收取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