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虽然不是太懂其中的细节操作,但是却能看得出这种兵推在盘面上的总体优劣变化,自然是看得兴趣十足。
随着时间渐渐地过去,地图上更多的红色棋子不断被取下,这就意味着足够的俘虏数量、甚至还会意味着阵亡,但相应对面的蓝色棋子变化却不明显,说明对手的战斗力十足并未落入不风。不过,此时刘仲武的面色已经极其难看了:
他的一万西军精锐,已有两千被俘,两千左右阵亡。按常理而言,兵损超三成的部队便接近崩溃。而秦刚淡淡地说了一句:以西军之坚韧,可以撑到五成!
但约定规则的儒士却宣布:战损超过四成的部队执行效率必定要再减一分。
刘仲武点点头,他还在硬撑,只是剩余的兵马已经被牢牢地被咬在了昌化附近的战场上,即使他现在想壮士断腕,立即退兵保全兵力,那也得拼出再增一成伤亡,如此,彻底战败的结果是无法更改了。
“子文承让,我是见好即收的人。”秦刚此时轻松地指挥,“我已俘获两千人,留一千重步兵,五百炮车列阵防御。接下来便就全军后撤,可以与炎师谈判交换俘虏的事情了。”
“子文,此战你真的会输得这么惨么?”高俅站在刘仲武身边轻声问道。
刘仲武的两眼已经发红,他死死地盯着推演之后的地图上剩下来的双方兵棋,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用十分艰难的声音回答高俅:“真打的话,可能输得还会更惨!”
高俅默然了一会儿,无论是对于刘仲武、还是对于秦刚,他都不会质疑这样的结果。不过,很快他便寻找了让自己释然并兴奋的理由:
“徐之兄果然高义,如此兵推演示之下,两军对战的结果是有了,却是省去了大批将士们的真正流血与丧命。这样的败仗结果,高某认得!交换俘虏的账,高某愿谈!”
而这时,刘仲武也似乎明白过来,但他还是紧紧地盯着地上的地图与兵棋,开口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能否将这兵棋借予在下钻研数日,刘某还有兵力万余,能否另外择地再战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说好说。”秦刚大方地点头,并指着屋中的几人道,“他们都是熟知这兵棋推演的种种要点,我连他们一并借予子文。待你熟悉之后,我们随时再约下次的棋战!”
刘仲武听闻,他激动万分的表情底下,却掩藏着几分不易察觉出来的激动。
次日,双方在宁国的谈判顺利结束。过了几天之后,便传出了再振朝野信心的“昌化大捷”!
只是,刘仲武的脸色却是越来越差了。
起初只是他一人彻夜琢磨,反复推演了好几次之后,终于信心百倍地邀请秦刚,再进行了新一次交战。秦刚此时告诉他,由于这次交战时间的推后,他这边也有了新的增援,并非是兵力增加,只是新到了一批战车,所以他将会推出全新的战车协同阵形出战。
刘仲武起初以为,所谓的战车,并不是什么发明,而是春秋时期的古老战术,之后已经在实践中被渐渐淘汰,所以,他也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没想到,在这一次的兵推中,靖难兵这里新增加出现的战车的棋子,在战场上,一下子成为了可以相对自由活动的掩护屏障,而他原本就十分强大的重步兵,居然便可无视他的骑兵突袭,而在兵车的掩护下,缓缓地向前推进。
而他在这次苦心琢磨出来西军劲骑穿插突袭的效果,便被这种战车完全地遏止住了。在战车的阻挡之下,他的每一次突袭都无法收获理想的结果,得到的却是四比一、甚至六比一的伤亡效果。
最后,这次新的对战,又要让高太尉为此付出赎回三千人、抚恤两千人的代价。
这次结束之后,刘仲武还是略有点不服气:“秦大帅的战车阵虽然在兵推上看起来无懈可击,但也只是止于纸上谈兵,真正的战场可能未必吧?”
秦刚却像是早就料到他有这样的想法,便说道:“战车与步兵协同作战的思路,在唐时的裴行俭就曾用粮车替代试用过,并大败过突厥骑兵。而且今日之战车,确是我军的新增装备,就怕刘帅不信,某还专门带了一辆过来,此时就在门外。”
刘仲武大为惊奇,立即起身出门观看。
门外果然停了一辆造型独特的战车,车身虽是木质打造,但外表尽数覆盖了铁皮包裹,显得更加地牢固。
一看到实物,刘仲武立即明白了它与古代兵车的差异。
而且包覆上大部分的铁皮后,就使得这战车既坚固防撞,还有很好的防火效果。而且它的车身甚宽,平时上面足以承载中型车弩、小型旋风炮,在移动的过程中,随时可以停下成为步兵的最好屏障,中间东西卸下,便可以站上去士兵,依托两边的屏障进行防御。
刘仲武突然意识到,这种战车恰恰是以步兵为主的大宋用来对付擅长骑射冲锋的西夏、辽兵的极佳用具,其内心对秦刚的佩服之情,也大大减去了方才兵推失败后的郁闷。他正用探询的眼光看向秦刚,却不知如何开口:“秦大帅……”
“可以,此战车可一并借予子文琢磨!”秦刚却是直接开口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