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尝试创造出可以实现重核聚变的条件,比如更高一个量级的温度,高几个量级的压力。
至于如何保持着苛刻的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对反应中的重核聚变进行约束,都是后面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求索研究院三代聚变项目研究团队对此的研究方式,
基本是理论和实验并行。
即最开始先不考虑其他问题,先将想得到,有可能达成重核聚变条件的尝试,都挨个拉出来试一试。
从75年,比邻系列电推进系统的理论设计基本完成,
莫道重心转移到重核聚变研究上开始,
在莫道的同意下,求索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
在距离月球,一百万公里左右,远离各条星际航线的位置,划了一片太空中的试验场,
就在这片试验场里,开启了频繁的实验,
颇有些‘疯狂科学家’的模样。
而越到后面,一些实验的尝试,也愈加天马行空。
不过,这种频繁的实验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
每次实验总能够收获一些数据,偶尔也能够给求索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和莫道一些启发。
本质上,
这和莫道最开始做可控核聚变研究那一世,以实验堆的实际建造,以超大项目反推相关技术研究类似。
在实际实验中摸索出一条路来。
只不过,这次实验的规模和次数要夸张许多。
这也是智能时代的优势了,
足够的生产力,用不着在各条研究路线中做什么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凡是被研究员们,研究团队提出来的一些想法,哪怕看起来可行性再低,都排队试一试。
也就是这个时代了,
放在更早之前,即便忽略掉技术条件是否能够支持此刻的试验,
就生产力方面,这会儿求索研究院在莫道带领下,进行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