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在不远处,就有一个空间非常大的洞穴存在。
不过可以在以后卖给其他国家,这也能赚一笔不少的钱。
“在月表迅速冷却形成硬壳,笼罩着后面的岩浆源源不断的流动。岩浆向低洼处流动时,岩壁会因为温差发生扩张与收缩,最终形成大大小小的洞穴。”
陈渊愣了一下旋即就反应了过来,在一番检查后,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是有月球尘埃进入了机器内部。”
跳下了月球车,这一路上陈渊和网友看到了数不清的洞穴。
当即就有网友问道:“那些机器怎么停了?”
话落,前方的几台开采机器忽然停止了工作。
不过考虑到现阶段对裂变技术的掌握,这样基础的燃料陈渊显然不需要了。
但这种尘埃一旦进入机器,也会使得机器过热,使用寿命减少,严重的话整个机器就会坏掉。
“看起来,需要对这些开采机器进行改造优化了。”陈渊心中思索着。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眼前。
那就是月球住所的问题。
登陆月球后,后续不管是科研还是资源的开采或者是基建。
进行这些工作都需要一个合适居住基地。
但月球上不像是在地球,想要平地起高楼很难。
而且因为月球的特殊性,太阳辐射也很大。
大国的一众专家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很快就给出了一个方案。
在临时搭建的拱圆形基地内,陈渊和地球上的赢鲁东取得了联系。
得益于之前发射到月球的通讯卫星,时代视频传输除开画质一般外,视频到还算是比较流畅。
虽然会偶尔卡顿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视频那头的赢鲁东为陈渊介绍起月球基地的设计方案:“月球基地建设方案已经出来了一个。”
“简单说就是利用月球溶洞特性,将基地主体工程安装在月表之下,利用月球天然的地形地质作为外部防护,既能增加月球基地的安全性,又能降低基地建设的难度风险。”
一般而言月球溶洞的规模都保持在数百个足球场大小,完全能容纳月球基地的建设。
赢鲁东详细说道:“方案实施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进行基地选址后,通过月球空间站发射钻地弹,在月表进行钻孔作业,打通月表与溶洞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