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托雷闻言,瞳孔微微一缩,立刻明白了弗洛雷斯的意图。教练是想利用杨明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吸引力,让他在右路不是再作为终结点,更多承担起一部分组织的责任。通过杨明的持球、突破和分球,来串联起中前场,尤其是弥补中路联系不畅的问题。这就需要杨明回撤到足够深的位置来接球处理。
“教练,这…”德拉托雷面露难色,直言不讳,“这相当于把我们最锋利的刀,从敌人的脖子上移开,让他去指挥战斗了!杨明的转移球视野和大局观确实出色,他绝对有才华承担这个角色。但是,他同时也是我们最致命、最高效的终结者!让他远离禁区,我们的整体进攻火力必然会大打折扣!而且…”他顿了顿,声音压低,“杨明刚刚在金童奖评选中输给姆巴佩,外界舆论普遍认为姆巴佩的欧冠淘汰赛表现和进球数是关键加分项。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他后撤,减少他的直接进球机会…他本人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觉得球队在削弱他的‘数据’竞争力?”
德拉托雷的担忧切中要害。弗洛雷斯脑海中浮现出杨明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的脸。这个少年心思深沉,对个人荣誉并非真的毫不在意,金童奖的结果公布后,本人似乎心中未起任何波澜,但他终究还是一个17岁的人。真的会不在乎吗?
“你说得对,大卫。”弗洛雷斯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挣扎,“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妥协方案,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但我们现在有更好的选择吗?任由裂痕在场上蔓延,等着联赛崩盘?”他眼神变得坚定,“杨明那边,我会亲自去沟通。我会带上布兰科(曾经担任杨明U14的主主教练,两人关系不错),向他解释清楚球队的困境和我们调整的必要性。我们需要他的理解和支持,需要他为了团队暂时做出一些角色上的牺牲。”
弗洛雷斯看着战术板上被自己画得密密麻麻的箭头,心中充满了苦涩。他,一个主教练,本该是球队战术和纪律的最高裁决者,此刻却不得不向球星的力量低头,用战术上的妥协去迁就更衣室无法解决的派系矛盾。他感到自己的权威正在被无形地削弱,仿佛被困在一张由资本、球星意志和内部裂痕交织成的网中,动弹不得。
让杨明后撤组织,是他能想到的唯一一条在内部矛盾爆发前勉强维持球队运转的“止血带”。但这剂药,究竟是延缓病情的良方,还是加速崩溃的催化剂?弗洛雷斯心中没有答案。他只知道,西班牙人这艘船,正载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驶向一片更加汹涌的未知海域。而他能做的,只是在风暴来临前,尽量修补好甲板上最显眼的裂缝,祈求不要沉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