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除掉气场的问题,让我去接受感谢也真的很不好意思。
“为什么会不好意思?”
刘奶奶不解,“你做了好事,我们感谢你不是应该的吗?”
“我是觉得……”
怎么说呢?
踟蹰了几秒,这种心理是我一直都有的。
假如说我出门捡了个钱包,正好我没啥急事儿,站在原地就等到了失主,这时候失主只需简单跟我道个谢就成,不用特意掏钱给我,或是大张旗鼓的感谢。
真要那样,我反而会手足无措。
因为我捡到钱包的时候,想的不是失主要怎么谢我。
仅仅是觉得丢了钱包的人会比较着急而已。
做这些所谓的好事对我来说纯粹就是举手之劳。
没有任何的动机,也不需要回报。
像我给十三爷买酒买吃的,是我能力以内的,花的钱也影响不到我自己的生活。
想花就花了么,但十三爷要是有一天突然‘顿悟’了,拎着礼品过来郑重感谢我,那么我可能会感到惭愧,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也没干啥,你这么谢我反而让我不自在,就是这种心理。
谈不上啥付不付出,只是我刚好有这份能力,能做成这件事,那就去扶持一把呗。
没想过回报,也压根儿不需要谁回报,捎带脚的事儿。
只要我能真正的帮到忙,又看到了比较好的结果,那就值得。
刘小温曾跟我聊过一个议题,社会如何才能发展的更好。
是大家都无私一些更好,还是都变得自私一些会更好。
我觉得社会怎么都能发展的更好,这是大趋势。
至于自私和无私,那属于人性范畴。
而人性本就复杂,有为利益而生的人就有舍生取义的人。
义,不光指义气,还有仁义,道义,仗义,包涵了非常广的道德范畴。
为利而生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去给你灌输趋利避害的道理。
从而衍生出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你扶他被讹上了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