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也有一场风暴在酝酿着。
此次北征,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十几万的精锐战死沙场,连皇帝都战死了,大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几乎到了亡国之际。
出了这么大的事,自然需要有人背锅。
尽管,小皇帝在传位诏书上写了此战是自己的过错。
但他都已经战死在了沙场上,死前都还在惦记着大明的江山社稷。
这个锅能让他背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百官不同意,朱祁钰也不同意。
维护死去的皇帝的名声,这是共识。
所以,必须有一个背锅之人出来。
而这个人选,百官心中已经有了。
王振!
自古以来,太监乱政的例子比比皆是,多一个王振不多,少一个王振不少。
毕竟,王振是小皇帝的贴身太监。
于是,在众人的默契下,王振成了此次北征失败的背锅侠。
如果说亲近,胡岳和小皇帝比王振亲近多了,他背锅更有说服力。
但没人敢这么做,胡岳的身后站着的是镇国公,尽管镇国公府现在不复巅峰时期,镇国公本人也疯了(恢复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师),但定国公府和魏国公府的能量就没人敢小瞧。
没人愿意得罪徐家。
而且胡岳是为了掩护小皇帝而战死的,若是让他背锅,会让人心寒。
还有就是,王振之前在京师仗着是小皇帝身边的人,构陷朝臣,陷害忠良,得罪了太多的人。
就算他现在已经死了,但大家并不想就这么放过他。
便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将王振的党羽势力连根拔起。
于是在朝会之上,王振的头号马仔,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竟被群臣当廷给打死了。
太监金英见局面失控,便悄悄把王振的另外两个马仔,毛贵,王长随给叫了过来,推到了百官之中。
二人还懵逼发生什么事了呢,就被群情激奋的百官给锤死了。
这血腥的场面,也是给朱祁钰吓到了。
我大明的官员都如此勇猛吗?
关键时刻,还是于谦站出来,请朱祁钰下旨说百官在朝堂上打死王振党羽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