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书觉得于廷益此人如何?”
杨轩开口问道。
“是个可造之材!”金纯说道,紧接着又在心里补充:就是太年轻了,锋芒毕露。
“我也觉得如此。”
“就是官场复杂,他还需要磨练一番才行。”
杨轩点点头,道。
“今日醉酒谏言,想必陛下已经记住他了。”
闻言,金纯不由多看了杨轩一眼。
他怎么觉得,今天这事好像是杨轩故意搞出来的。
“陛下圣明,并未计较。”
“不过还要看看陛下对他的安排。”
金纯朝着御书房的方向拱了拱手,道。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中的一甲进士,都会进入翰林院,状元被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
这个官职的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别看这个职位不高,也无关国计民生,但要是想往上爬当大官,那么这段经历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接下来可以从朱棣对于谦的安排中猜测于谦未来的仕途如何。
“金尚书作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于廷益怎么说也是你的门生,若陛下故意冷落他,甚至把他发配出京师。”
“那么金尚书是否会拉他一把?”
杨轩笑着问道。
“这就不劳侯爷费心了。”金纯淡淡说道。
于谦若真的被发配出京师,主要责任也是在杨轩身上。
若不是他拉着于谦喝酒,于谦也不可能触怒陛下。
当然,他也不想看着这么一个可造之材被浪费掉。
等于谦在外面历练个几年,他就会想办法把他调回京师。
听着金纯的话,观察着他的表情,杨轩好像猜到了他的想法。
如此,他倒也不用再费心了。
有金纯还有铁铉在,起码不会走上歪路。
加上还有自己兜底,问题不大。
杨轩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学不来。
和金纯分开,杨轩便径直来到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