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挖老朱家的祖坟是崇祯八年的事儿,崇祯十一年的时候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杨轩也是在张献忠的起义军中待过的,对张献忠这个人也有所了解。
他不想接受招安,大概率就是怕归降朝廷之后手中的兵权被夺。
在这乱世里,手里有兵,才算是个人物,没有兵就什么也不是。
杨轩以朝廷的名义,给秦良玉去了一封信,要她和张献忠打一仗,挫一挫对方的锐气,然后告诉秦良玉朝廷的底线,只要不超过底线,其他条件都可以谈。
然后又安排人给秦良玉送去五百万银元。
其中两百万是让秦良玉扩军的,剩下的三百万是战后用来招安张献忠的。
张献忠麾下兵力不少,哪怕裁撤一部分老弱病残,不合格的,但剩下的也有不少。
一旦招安成功,怎么也得先发钱收买一下人心。
光靠画大饼没用,还得真金白银。
安排好秦良玉那边的事情,杨轩便又投入了忙碌的国事之中。
五月中旬,朱由检正式传位给太子朱慈烺。
拟定年号“承武”,改次年为承武元年。
寓意为继承太祖的洪大武功,因为接下来的战事不会少。
要平定内乱,还要打击外敌侵略等。
随着朱慈烺成为新的皇帝,朱由检也正式退居二线,成为太上皇,其皇后周氏,为皇太后。
不过,朱由检还无法将一切彻底放下,每天都要过问一下国事。
因为从当上皇帝开始,十多年来,他都在想着怎么中兴大明,现在忽然无事可做,他内心之中自然会感到空虚,所以就想着给自己找些事情做。
对此,杨轩也能理解。
只要他不捣乱拖后腿,那就随他去吧!
不过杨轩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给朱由检调理身体,确保他能够多活些年。
当然,朱慈烺他也没有放过,配合饮食,制定了严格的强身健体的计划。
他可不想看到朱慈烺英年早逝,毕竟培养一个合格的皇帝挺费时间和精力的。
……
现在的大明除了换了一个皇帝,其他地方变化不大。
李自成逃回了关中,又拉起了十多万人,据守潼关。
潼关以东的北方地区,现在都已经被朝廷收复,基本上没有动兵。
南方还是老样子,腐败,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