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子等了半晌,更为急切:“宝娥,宝娥,你为何不出声,却是在怪我?我可对天发誓,我若害你性命,就堕了地狱去!”
朱宝娥心中生疑,此人敢发这等毒誓,倒不像那猴子。
她迟疑探道:“不必多言,我只问你,我与你何时相识?”
高公子急道:“三年有余。”
“是在什么地方?”
“在这福陵山脚的荒林子里。”
“当日你在山林里遇着精怪,那怪是个什么模样儿?”
他又道:“是个屋宅大的虎精。你使了柴棍将它打死,剥了皮做毯子,如今还铺在那卧寝里。”
正是,正是。
宝娥继续试他:“去年中秋,我送了你什么东西?”
“宝娥,你许是错记了。去年中秋,你看那天上圆圆明月,忽眼泪涟涟,说是好似看见故人。我问你何处故人,你却摇头说记不得,仅是个模糊念想。”那高公子缓声道,“怕你伤心,我送你枚玉雕成的花簪,你却问我,那花簪能换得几个团圆饼。”
正是,正是!
朱宝娥急忙忙贴上门,再问:“昨天你送饼,那饼是如何做的,又是什么馅?”
“是鲜嫩菜馅儿的蒸饼和素包子。”
正是啊!正是!!
她问:“我喝的水?”
他答:“不冷不热的温凉水。”
她问:“我簪的钗?”
他答:“上月托人买了料子来,我亲手打的金玉钗。”
她又问:“我爱吃什么肉?”
“宝娥,你又糊涂了。那年你使棍打了虎精,恐我害怕,解释有菩萨告诫你,要持斋把素,降妖魔来抵罪过,断不吃人。之后你通忘了旧事,我却记住这些,提醒着你不沾荤腥。”
宝娥闻言,断定他不是那猴子假扮。
“哥哥啊,”她早把对卯二郎君的剖白抛之脑后,一颗真心又交托在这高公子身上,急忙打开石门,“这山路陡峭,寸步难行,你个文弱的身儿,怎的辛苦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