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又成了暗卫了?姓卫的到底要干什么?’李无病的脑袋有点儿跟不上趟,瞪圆了眼睛看向卫有道,目光里充满了困惑。
“还不谢谢你卫叔?”俞大猷见状,赶紧一巴掌拍在了少年人的后脑勺上,“你以为,你这个暗卫是人人都能当的?”
“多谢卫千户!”李无病还是懵懵懂懂,却相信俞大猷不会坑自己,赶紧又一次躬身行礼。
卫有道笑着还了一个礼,柔声叮嘱,“我知道,你肯定想给你师父报仇,我们福建千户所,也不能让自己的副千户白白死在别人的炮下。今后你回到海上,是刺探消息也好,调查隐情也罢,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只要与倭寇和红毛有关,我们福建千户所,都给你兜着!咱们锦衣卫别的事情做不到,从今往后,岸上那些乔装大户,想要利用各地的水师和卫所力量对付你,却没任何可能,除非,除非他们有本事,将条子递到皇上面前!”
“总之,一句话,干他们就是了。只要干的是倭寇,甭管真倭还是假倭,尽管放手去做!”另一个病友打扮的锦衣卫担心李无病听不明白,在旁边大声补充。
这下,李无病终于恍然大悟,却假装出一幅高兴得晕了头的模样,看着卫有道等人继续发呆。
福建锦衣卫千户所想对付倭寇,却受限于自身职权范围和人手有限,无法动手。所以姓卫的就给了自己这个暗卫身份。一方面,利用自己对沿海各方势力的熟悉,刺探军情,甚至利用自己的手,去除掉一些危险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某些人对锦衣卫千户所的攻击,弹劾他们不务正业或者越权行事。
换句话说,自己只要做了这个暗卫,今后就极有可能成为福建锦衣卫千户所,甚至姓卫的本人手中的一把刀。报仇、砍杀倭寇和劫掠大明百姓的各路海盗,固然爽利。可若是哪天这把刀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姓卫的黑了心肠,自己肯定免不了会落一个“回炉重炼”的下场!
正犹豫自己到底是应该接受姓卫的安排还是婉拒之际,却又看到俞大猷用屁股将卫有道挤开,笑着站在了自己的正对面,“说完了没有,说完了就往一边站,老夫这里,也有一件事,交托与他!”
“师伯请说!”李无病心中,对俞大猷始终存着一份尊敬和感激,笑着拱手。
“老夫昨晚接到消息,朝廷又准备起复老夫,去福州训练水师了。”俞大猷满意地看了李无病两眼,脸上的越迅速变得郑重,“老夫这岁数,已经是用手指头数着日子在活,过一天少一天了。但是,老夫却希望在自己临死之前,再去海上狠狠扫荡一次,将什么倭寇,红毛,凡是敢窥残害我大明百姓者,杀个血流成河。如此,即便老夫哪天长醉不醒,至少,也能给我大明东南沿海,留下十年安宁!贤侄,你可愿意帮老夫这个忙?”
说罢,竟对着李无病长揖及地,毕恭毕敬!
“师伯!”刹那间,李无病连头发都乍了起来,只觉得一股子热浪从心窝涌起,直冲眼眶。
他终于明白,俞大猷的安排了。不是单纯地想要提携他这个捡来的晚辈,也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鱼,用了他的饵料,就想给他一些好处。而是老人家和老人家的同伴们,心中还有未竟之志。
荡平倭寇,还沿海百姓安宁。这件事,朝廷可以虎头蛇尾,地府官员可以尸位素餐,但是,俞大猷和师父,还有师父的同伴们,却要做到底,至死不渝。
“俞帅,卑职愿往!”心中的所有犹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李无病果断改了称呼,弯腰与俞大猷对拜,久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