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戒备了,人家从开始,就不是冲着自己来的。至于冒充锦衣卫的鲁莽行为,在人家眼里,压根儿都没当回事儿!甚至都没必要上报!
“嗯,嗯!”看看大伙都不再像先前一般拘束,俞大猷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那师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如今远在南京,随着舅舅一家过活,年龄么,大概也只有十三四,尚未及笄。师弟到底奉命去海上调查什么事情,老夫不清楚,但是老夫想了一整夜,仍旧认为,挂冠而去这种愚蠢举动,他肯定做不出来。”
“我等也认为如此!”卫有道心中念着旧情,第一个对俞大猷的说法表示支持。
按照大明锦衣卫的内部规矩,挂冠而去,等同于背叛。不追究其罪名,已经是法外开恩。他生前的官职、功劳,都跟他的家人半点儿关系都没有。如果是在执行任务期间殉国,或者病死于任上,他的子侄辈,就有很大机会被吸纳进入锦衣卫,做一个光拿薪俸不干活的寄禄官。
陈永福生前已经是福建千户所的实职副千户,他如果有儿子的话,在他亡故之后,官职至少是总旗起步!
“的确也该如此!”
“我虽然是个小辈,却对副千户的忠勇,早有耳闻!他断不会弃官而去。”
“副千户杀了那么多倭寇,身后不能留下污名!”
……
另外几个锦衣卫,反应比卫有道稍慢了半拍儿,却没有一个人对俞大猷的话表示反对。
原因也不复杂,一方面,大伙的确仰慕陈永福的为人和事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俞大猷挑明了,陈永福没有儿子,女儿跟着舅舅而不是叔叔生活,就说明,他连靠得住的兄弟都没有,更甭提亲侄儿。
所以,眼下跟陈永福最亲近,能够传承他衣钵的男丁,就剩下李无病这个“嫡传”弟子了。而陈永福临死之前,让李无病拿着自己的腰牌,去找范掌柜,恐怕也有这一层考虑在内。
如果李无病有资格继承陈永福的衣钵,他拿着陈永福的玉牌,声称自己是锦衣卫,就不能算是冒充。锦衣卫上下,更没有人会愿意深究。
大伙都干的是同样的活,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哪天会不会有个三长两短。现在难为了别人的子侄晚辈,等同于给今后的自己挖坑。犯众怒还没任何好处的事情,狗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