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比之眼前这支特战小队,却似乎总是差了点什么。
以刘志飞、蒋浩彤二人的眼光,此时已经大概看出了所差何处了。
没错,就是面对压力时候的那份从容和淡定。
如果换做A师的精锐部队来执行这个以少打多的“伏击任务”,想来战士们是没办法做到这样毫无波澜的。
会议室里沉寂了片刻,陈皓若突然开了声。
“克明同志,红方这几个女兵绘制的‘射程卡’内容,怎么看上去这么复杂?”
不光是陈皓若,其余与会人员这时候也都看到了红方“火凤凰突击队”教导员谭晓琳手中的记录卡。
记录卡上,不仅包含了距离,还有很多其他未知项。
射程、射击角度、落地角度、飞行时间、最大弹道、落点速度、落点动能、风向、风力、射击提前量等项目,清晰地显示在表格第一排。
陈皓若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大家的目光自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雷克明。
注意到众人关注的目光,雷克明心中多少有些庆幸。
其实红方火凤凰队员们此时绘制的“射程卡”项目,他之前也是一无所知。
原因很简单,这些数据中,有一大部分都的是苏七月自己研究出来的。
过去的“射程卡”绘制,往往只会标注一下目标射程,以及射击角度,最多加上风向、风力就了不得了。
毕竟伏击战中,重要的往往是攻击的那一瞬间。
一旦开打之后,接下来很快就会演变为正面对抗。
很多理论上的数据,可能就用不到了。
之前苏七月调来到C军区之后,就和自己提过,想自己研究一个“射程卡”的流程。
这件事情,雷克明自然是支持的。
毕竟,特战人员们多掌握一项技能,总是好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苏七月一个月之后拿给他过目的“射程卡”,却是一个各种数据堆积得满满的表格。
苏七月的这个表格中,所有项目都是通过精确地试验得出的参数。
每一项参数的后面,还都附着了计算过程和结果。
当时看到这个“射程卡”内容的时候,雷克明整个人都是懵的。
后来他特地将这个表格拿到陆指那边请专家进行过验算,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虽然对于其中的一些数据,雷克明当时也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苏七月有些太夸张了。
但是陆指的专家过目之后,却是对这些内容珍视无比。
听那位60多岁老专家的口气,似乎只要参照这套参数的论证结果稍微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出类拔萃的论文。
尤其是其中飞行时间、最大弹道、落点速度、落点动能、风向、风力、射击提前量等数据的复杂计算,更是需要极高的物理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