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七月的构想中,未来快速反应部队的基本作战单位,应该为10~12人左右。
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
人数太少,劣势就会被无限放大。
而人数多了的话,又和“快速反应”这四个字背道而驰了。
除了基本作战单位人数的调整之外,未来快速反应部队的装备提升上,苏七月也一直在考量之中。
各种枪械、手榴弹、掷弹筒、火焰喷射器、防毒器具等基础特战装备,这个肯定是必不可少咯。
除此之外,像特种车、突击武器、自卫武器、攀登工具,军用直升机、电子侦察车、目标测试器、小型舰艇这些新式装备,也同样需要配备。
当然了,这些构想,苏七月暂时还在脑海之中,没有形成文字。
但是只要总部领导确定了要搞快速反应部队建设的话,那么自己就能第一时间给出自己的建议。
……
特种作战基地。
演习现场,二十多个“侦察兵”新人们,正在陌生的山地丛林中狼奔豕突。
他们的身后,一群全副武装的特战人员紧追不舍。
演习场地外,苏七月拿着望远镜看着这些新人们的表现,不时点头、不时蹙眉。
一个月的时间,这些新人们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在身后的追兵穷追不舍之下,依然能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甚至在追逐过程中,他们的反击还造成了两名追兵的阵亡。
这样的表现,比苏七月的预期要好了不少。
突然,一大片被水草掩盖住的沼泽地拦住了去路。
走在最前面的两名“侦察兵”新人没有注意观察,落入了沼泽之中,一时间动弹不得。
在大声呼叫示警之后,他们的“牺牲”,也算是没有白费。
其余人从他们的侧翼快速绕过后,继续夜间渗透行动。
整个行动中,新兵们的特战手语指挥,和通过敌把守要道战术受到重重考验。
在体力几乎透支的情况下,这些新人们硬是咬着牙,艰难地完成了翻越断崖障碍、潜伏侦察等系列任务。
最后一个演习科目——潜伏作战。
作为蓝军的特战人员们,已经通过伪装隐蔽在茫茫山谷中。
而扮演“红方”的新人们,既要保证自己在战场上不被暴露,还要借助侦查装备和战术行动展开搜索、确定敌人位置。
通过望远镜,看着几名新人在断崖边缘小心摸索,苏七月就释然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