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激战正酣的时候,鲁路修忙着指挥通讯排的士兵们发报炮击校射信息,没空观察战场形势,所以很多细节都被他暂时忽略了。
此刻战斗终于结束,他冷静下来后细细推演复盘,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对了,刚才我军动用150炮级别的重火力轰敌,敌人怎么一点反制都没有?他们不是有艘巡洋舰提供火力掩护的么?我记得那船昨天一整天都在,今早也在,怎么关键时刻反而消失了?肯定有阴谋!”
鲁路修还不敢确定,于是连忙问负责侦查瞭望的军官:
“巴拉克中尉,你还记得刚才我们炮击比军时,敌人有没有用150级别的重炮反击?海面上那艘巡洋舰还在么?”
巴拉克中尉回忆了一下:“对!当时我布置在教堂钟楼上的观察哨,确实没看到军舰的影子!”
“那你觉得这说明什么呢?会不会是炮弹用完了?”李斯特上校很重视地问道。
鲁路修果断地摇头:“我觉得不太可能,他们的累计耗弹量应该没那么多——我怀疑它是被派去执行更重要的任务了。”
上校:“更重要的任务?”
鲁路修:“我不敢断定,不过,会不会是他们被打怕了、觉得歼灭我们突围已经无望,便改为想从海上接走比军?”
鲁路修这番话,立刻引来了团部作战室内一片哗然,显然没什么人相信:
“一条巡洋舰能载多少人?而且奥斯坦德也没有像样的港口啊。”
鲁路修也知道自己说这话没有根据,只好先谦虚接受大家的质疑,脑中则继续飞快盘算。
他脑子里之所以突然冒出这么奇怪的揣测,完全是因为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眼下的形势太像地球历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而且对面的海军也是布国的……等等!
想到这里,一个信息突然从鲁路修脑海中闪过:
“如今是1914年,布国海军大臣不就是那位沃顿。斯宾塞么?我记得他后来是因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输了、才被迫引咎辞职。又过了二十七年,下一次世界大战时,也是他让人组织了正牌的敦刻尔克……”
没想到啊没想到!提前了二十七年,对手竟还是那个胖子!
这就是宿命么!
如果是他的话,一切就不奇怪了!
而上校见他迟迟不回应,忍不住拍了拍他肩膀:“想到什么就说,不要有负担,这本来就是讨论嘛。”
鲁路修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组织了一下语言:“确实,一艘巡洋舰接不走三个师,但我觉得至少能接走王室和内阁高层。目前我拿不出铁证,但我战前看过很多布国的公开信息、自问对那位布国海军大臣沃顿有一定了解。
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且很敢冒险。那艘林仙级巡洋舰的消失,也可以从侧面佐证我的猜测——眼下在这片海域附近,还有哪个海军任务的优先级,会比就地炮击尼奥波特、为比军提供火力掩护更重要?多半就只有救走国王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上校也觉得这种说法太牵强。
但考虑到鲁路修之前已经有过两次神奇而精准的洞察,还靠这种敏锐洞察救了他的团。
上校权衡再三,还是愿意再给他一个机会解释:“我个人愿意相信你的判断,可惜我们没法靠这种猜测去说服上级。而且就算这一切是真的,我们也来不及拦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