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手摸上键盘就能弹出来。
杨平就是这样,所有的手术其实都是一些基本模块组成的,不管是什么陌生的手术,那些模块在他的大脑里自动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手术,路径和步奏清清楚楚。
今天的器械护士平时和杨平几乎没有搭台的经验,助手谭主任跟杨平做得手术也不多。
一上手,他们就跟不上节奏,完全跟不上。
麻醉医生检查各种导管,巡回护士在换血袋。
急诊手术室就是这样,乱糟糟的,医生护士在里面穿梭,但是乱中有序。
颈前的皮肤切开,筋膜打开,肌肉在电刀下发出难闻的烤焦味,暗红的淤血喷涌而出,吸管发出滋滋的声音。
在这种救命手术时,杨平的手术速度才会全开。
每一种手术器械就像粘着在杨平手里,跟玩魔术一般,器械的切换快而不失误,看到得谭主任眼花缭乱。
“这里放一个大弯盘,我要的器械全部摆在这里,不要乱动我的。“
明显他们跟不上节奏,杨平只能自己动手。
他报出需要使用的器械,需要撤下的器械,器械护士的作用就是准备器械,不需要递送器械,因为杨平要什么器械自己伸手去拿拿,用完轻轻放在弯盘里。
不仅护士跟不上节奏,谭主任根本跟不上节奏,他第一次见到有人可以把手术做这么快,当他以为需要给皮肤拉开的时候,杨平已经扒开了肌肉,当他反应过来需要帮忙牵拉肌肉的时候。对方让他临时固定椎骨。
杨平已经索要生理盐水,助手和器械护士都跟不上,但是杨平又不能等他们,不是杨平不能等他们,而是死神不会等他们。
杨平只好跳过这个步骤继续下面的步骤,等他们递送来生理盐水,再补上冲洗,清理淤血。
步骤在这时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目标。
杨平不骂人,不大吼,但是声音很大,也很清晰,压迫感十足,一向给别人压迫感的谭博云压力十足,动作总是落在后面。
杨平不会催促他们,因为他知道,催促起不到任何作用,有时候还会起反作用。
在抢救于水莲的时候,谭博云没有看到杨平的速度,一直很遗憾,据说那是教授速度全开的一台手术。
那天不管是宋子墨,徐志良都高度消耗体力,最后差点虚脱。
当时谭主任只是从传说中得知那台手术大概,今天这种神级速度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
“钢板,电钻,螺丝刀,“然后杨平报出了所有的螺丝钉的尺寸。
巡视护士是聪明的,他调来了几个护士,马上给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上台协助,有在台下记杨平的命令,甚至有的人手里拿着本子在速记。
报完螺钉,杨平将后面需要的器械也报出来。
巡回护士立刻再开一个器械台,好在急诊手术室挺宽敞。
杨平一边吩咐护士,但是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也没有放慢,发号施令一点也不影响他的操作。
“拉好钩,不要乱动,你负责显露好就行,眼睛不要乱看,器械是他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