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侍郎正色道:
"既然改了名换了姓,跟随丈夫进入方外之道,你就不是凡间人了。但你要记住,你永远是崔氏的小姐,是我与你母亲的明珠、是士族的后代。今后面对仙门圣人,不可阿谀谄媚,面对凡俗百姓,也不可仗势凌人。"
说到这里,他感念女儿此去天山,大概将不会再回来,不禁长叹一声,声音里带上感伤。
"百年之后,我和你母亲就成了一抔黄土,但你鹤寿无穷,日子还有很长。人间沧海桑田,变化无穷,唯望你活得无愧于心,不负天人之道。"
离别之意渐浓,三人一时间相顾无言。
"哎哟。"
崔夫人出声打破了这沉默,把方杳拉到榻上,让她靠在自己肩头。
"跪那么老实做什么?你平常在家里就图舒服,就算是嫁人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因为别人家的规矩就装模作样,懂不懂?"
崔侍郎也笑了。
"你母亲说得有道理。当今名流多入释门,一出乌衣巷,往建康城里转一轮,全是寺庙,哪见得到玄门之地?我们崔氏奉道,也是给他们情分。若你在天山住不惯,随时归家,家中自能保你一生清贵。"
崔夫人瞪了丈夫一眼,"你小声些,李道君毕竟是仙人弟子。"
"就是要他听见!不管是仙人弟子还是天上仙人,他要娶我女儿,我是他老丈人。"
崔氏虽不及王谢两家显赫,但南渡之后与其他士族交往甚密,崔侍郎现如今任中书侍郎的职位,在朝中权斗中如鱼得水,这点傲气还是有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方杳安静听着,竟渐渐不觉得自己是局外人,把这些话都一字字记在了心里。
她有些感慨地想,原来有父母护着是这样的感觉。
又说了几句家常,天色晚了,方杳告别父母,跟小松回到自己的住处。
穿过一片山石池水,正要路过竹林,遥遥便见一侧回廊处有道修长的人影。
烛笼低垂,灯光氤氲。
是李奉湛等在廊下。
小松识趣地退开,临走前还朝方杳眨了眨眼,让她别又踩着裙子了。
李奉湛径直走过来,陪她慢慢往院落走去,温声说:"如果你想,我们也可以再多待几日。"
"你。。。。。。听见父亲说的话了?"方杳有些惊讶。
"我是修行的人,耳力比一般人要好,方才已经刻意不去听,但架不住丈人说那话是给我听的。"
他声音略有无奈,方杳又想起刚才崔侍郎一副拿捏做派的样子,顿觉好笑。
按理说,她这时才见了李奉湛一面,不应该和他这么亲近才对。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幻境的影响,聊着聊着,那股亲昵仿佛天然而成,以至于此刻她真的笑了起来。
她一笑,李奉湛便也只是含笑看她,不说话了。
"你在看什么?我脸上有什么好看的?"方杳问。
"我看自己的妻子,自然是移不开眼的。"
李奉湛在宜云出现时,浑身有一种无情的冰冷,那似乎不是针对任何人的冷漠,而是他本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