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但憨厚的小狗查理和绍霖相处得越来越融洽,逐渐有了共同话题和只有彼此知晓的“梗”。
钟奕的性格转变甚至比健身成效更显著,课题组里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家伙“最近很高兴”,甚至连醉心科研的大师兄都有所察觉。
“看来你的数据结果不错?”
戴着厚重到只能选择全包镜片眼镜的大师兄凑到钟奕的屏幕前,看到一言难尽的曲线图,坐回自己的工位上,老神在在地断言,“你恋爱了。”
钟奕被他过分敏锐的嗅觉吓了一跳,惊慌反驳:“没有。”
“你肯定有喜欢的人——在我们课题组只要有喜欢的人都算是恋爱。”
大师兄托了一把眼镜鼻托。钟奕感觉他的食指连接处的筋脉凸起了一瞬,直观感受到了镜片的沉重。
“恋爱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不是简单的行为。”
大师兄谈起这些事依旧是学术探讨的口吻,有种大哲学家的既视感。
确实,钟奕身边萦绕着某种“氛围”,某种让他养成时不时低头翻翻手机的氛围。
“今天食堂的特价菜非常好吃哎,我下课早了才排到!”
绍霖给他发来消息,甚至配了加好美食滤镜的图。
钟奕一手端着饭盘,一手滑动手机,正想回点什么,抬头看见绍霖就在距离自己几十米的餐桌上落座了。
他和形体课上第一次见面时一样,扎在女生堆里有说有笑,自在又漂亮,已经看不到半点一月前失恋后的阴翳情绪了。
钟奕在距离他不近不远的地方找了位子,像往常那样点赞了食物图片并回赠一则“C语言老师老师讲英文都带北方口音”的段子。
然后他注意到绍霖飞快地滑动屏幕,看到了什么讯息,于是抖动肩膀笑了一下。
是我的话让他笑了吗?
钟奕又惊又喜,隐约听到绍霖的女性朋友调侃他抱着手机傻笑,是不是开了“第二春”。
这场奇妙的邂逅打破了现实和网络的壁垒,钟奕格外期待和绍霖在学校里偶遇,然后以小狗查理的身份发出有意思的消息,再观察对方的反应——他无形中把自己拆分成了两个人,既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又是网上关系亲近的朋友。
某天晚上,他们第一次从日常生活聊到了情感,依旧是绍霖起的头。
“一直都没问过,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以后想做什么啊?”
钟奕简单讲了讲自己的专业和正在着手的课题。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最出色的团队在米国的某所高校,他了解了很多,打算以此为目标,导师也觉得他“很有天赋,会有希望”。
“很厉害的一所学校,我不是很懂这些。”
绍霖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钟奕估计他是去百度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