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人出言道:“老将军弃暗投明,我等自当追随,然家小皆在巴西暂住,待吴懿闻之,恐尽皆难保。。。还望老将军早作安排!”
众军闻说,皆神色恓惶,面现犹疑之色。。。
黄忠遽然抬头,然一时无计可施!
魏延亦心下一凛,皱眉厉喝道:“事已至此,即便我等引颈就戮,家小恐亦不能保!既如此,不如留得有用之身,异日杀入西川,再为家小雪恨!”
众人思之亦然,尽皆咬牙瞋目,面色决然!
黄忠见此,长叹一声,吩咐众人各自回营,遍告士卒,其已决意归降马超,愿从者就于营内暂驻,不愿从者,便往吴班大营。。。
却说马超领兵退至白马戍,立营已毕,聚众商议道:“信使应早已抵达蜀营,为何仍无回报?”
庞统出列道:“正因如此,统料定此计必成!”
众将忙问何故?
庞统轻笑道:“诸位试想,若黄忠窥破主公之计,信使早已回营矣!然其至今未归,实为吴班中计耳!想必此时正互为敌对,或大起刀兵亦未可知也!”
马超然其言,复又沉吟道:“若果如士元所言,孤当如何应对?”
庞统见问,拱手答道:“统有上中下三计,上计乃即刻调兵攻取广元,继而兵出葭萌,奇袭南郑!中计为尽收黄忠之兵,拒守阳平关,待时而动!下计则遣良将守关,主公自回长安!”
马超闻之,暗忖道:“好像历史上庞统也是这样对刘备说的,要是选上计,肯定能打赢,但估计十几万大军剩下不了多少,不划算啊!如果选中计,那我待在阳平关干嘛?还不如回长安,怎么就变成下策了?我采用的是募兵制啊!部下可以说是职业军人,有我没我没什么区别啊!难道在古代,主公亲自领兵,战力要强很多?没道理啊!”思及此,遂将改进刀具之事告知庞统,言道:“待我军换装横刀,大破魏军必矣!何必损耗士卒,强行攻打?”
庞统闻言,沉吟良久,拱手道:“若如此,曹操必定汉中,届时民心归附,恐再难图之!还请主公三思!”
马超闻说,微笑道:“汉中百姓多为张鲁教众,闻知魏军大至,皆预先避于山中矣!孤已遣张鲁长子张富前往治理,士元多虑了。”
庞统见马超不以为意,遂直言道:“主公所言之横刀究竟威力如何,尚不得而知,岂能因此放弃轻取南郑之良机?眼下魏军不足十万,若两面攻之,破之易耳!届时只需遣一将固守广元,即可令蜀兵不得寸进,汉中诸地弹指可定矣!”
马超闻言,微微摇头,沉声道:“魏军若败,必依托城固、汉水一线拒守,此防线易守难攻,工事远胜关外魏寨十倍!即便蜀兵不足为虑,我军亦急切难以寸进,只复夺南郑而已,似此何异于坚守阳平关?至于横刀之威,士元日后自然知晓,此时多说无益。”
庞统见说,思之不无道理,遂入列,沉思不语。
忽亲军入报,日间遣往蜀营之信使已然回返,现于帐外求见!
马超急令唤入!
信使应声入帐,拜见毕,即双手呈上黄忠书信,丁禄接过,转呈马超。
马超拆视后,即遍视众人,大喜道:“孤得黄汉升,犹胜得南郑也!”言毕,即加信使少尉军衔,吩咐其再往广元,明告黄忠:便依书中所言,令其领所部退至白马戍!
信使大喜拜谢!即出帐上马,呼啸而去。。。
次日,辰时未至,黄忠、魏延统七千余荆州老卒便赶至白马戍。
马超闻报,即令亲军设宴,然后领众将出营相迎。
黄、魏二将见之,忙下马,叩首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