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对他们老板的推崇和信赖,有亲戚关系和多年情分的加成,但林南江看了小老弟一眼,见他脸上也只有赞同和期待,就知道这个合作对象很靠谱,能让手下员工心服口服,可见做人做事都很大气,当下爽快道,“那就拉上何老板,人多力量大,你们回去上班后好好跟他说说这事,不过也不用着急,今年的春运是赶不上了,最好是明年下半年开工,还可以慢慢商量和规划。”
虽说这事慢慢来,但除了不差钱的林南江两口子,其他人都把这个当成了头等大事来对待,就连守在外面帮忙看车的林父,都不知何时被老伴喊回来了,父子几人包括林大哥林二哥,讨论得热火朝天,根本停不下来。
这么大的投资,
林大哥林二哥家没钱加入,
但也不影响他们关心并期待事情早点落定,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兄弟家过得好了,才有可能带自己一起沾光。
就像老三拉拔老四那样。
老三这些年专注在深市打拼,有时候过年都不一定能回来,想帮衬他们也是鞭长莫及,老四就不一样了,他去了本地媳妇,以后就算不回村里,也肯定是在县里定居的,那等他也发达了,还是很容易惠及老家的兄弟们。
其实他们都这把年纪了,也没指望自己享受什么,而是更多的考虑孩子们,就像林大哥家的女儿,都十多岁了,学习成绩普普通通,她要是考不上高中,再过三五年就可以出来工作了,去小叔的车上当个售票员,就是条很不错的出路。
小姑娘要是愿意,也可以去深市的婶婶那里学化妆,有门手艺以后嫁人都不怕。
对于男孩子们,林大哥林二哥能想到最好的出路,就是以后跟着他们小叔学开车,给人打工也好,以后自己买车自己开也好,都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了。
总之老三老四只要越过越好,往后总能帮衬侄子侄女们一把。
就冲这个,林大哥林二哥他们也只会真心实意期盼他们发大财,讨论的很认真。
男人们聊起赚钱的话题就刹不住车,饭前说,饭后还在孜孜不倦的讨论,连麻将都不打了,柳素琴只好找点别的消遣,拉着只跟她有一点共同话题的妯娌许萱萱加入村口情报组。
许萱萱上午一个人闷在屋子里,下午跟着柳素琴这个嫂子,后来又有林母和林二姐她们陪着说说话,很快就跟大家打成一片。
后来几天,她还会主动来喊嫂子一起去听八卦。
而林南江那边,跟大家聊得再上头,也还没忘记答应媳妇的事,赶在天黑前跟父母说了想陪媳妇回娘家吃年夜饭的事,并及时打电话通知了钱菊香那边。
林父林母看着儿子女婿们热烈商量合伙赚钱的事,确实很高兴,不过听说老三要投资多少多少万,他们心底还是有点慌的,这要是出个万一,老三岂不是血本无归?
老三这么大手笔,主要还是想拉拔一下兄弟,大部分女人见丈夫如此,都不会轻易放过,而老三媳妇就在旁边坐着,竟然眼睛都不眨一下,完全任由老三做主,林父林母的心这才放下一半。
还好还好,老三媳妇没意见,那要是出了意外,老三至少不会因为这件事弄得妻离子散,顶多损失些钱财,以他们家老三的能力,应该也能赚回来的。
林父林母放心了,开始纯粹的为孩子们欢喜,与此同时,也把柳素琴这个宽容大度善良的儿媳妇“视如珍宝”,知道他们想回娘家吃年夜饭,也没有半点不悦,反而高高兴兴的给准备礼物,还是照着林南河陪媳妇回门的礼物规格。
于是大年三十这天,高高兴兴在家门口迎接闺女一家的钱菊香等人,看着他们从车上搬下来的烟酒礼盒和腊肉等特产,都惊呆了,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拿错东西了没。
林南江当然不会说这是他爹妈的补偿,嘴巴跟抹了蜜似的,“没搞错没搞错,我弟陪媳妇回门的礼物已经送过去,这是我家里送给您的心意,毕竟二哥在镇上盖房这么大的喜事,跟结婚也差不多了,他们没时间过来庆祝,就只能准备些东西了,爸妈,二哥二嫂可不要嫌弃简陋。”
“不嫌弃不嫌弃,快进屋。”柳素琴二哥二嫂何止是不嫌弃,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匆匆把东西堆在客厅,两口子亲自领着他们参观家里。
柳二哥家盖房,没找柳素琴借钱,但柳平主动借了三千,因此经费充裕,弄得相当不错,外面贴了漂亮的瓷砖,内部刷了白墙,一楼地板是流行的水磨石,耐脏耐造,二楼及以上则接受了柳素琴的建议,贴了瓷砖,所以大家在楼梯处换了拖鞋上去。
二嫂特意给他们准备了新拖鞋,手工钩织的那种,连小芳芳也有一双,是小巧的、钩着绿叶红花的毛线拖鞋,她非常喜欢,穿着新鞋子,追着舅舅家的哥哥姐姐,哒哒哒的跑上二楼。
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xhwx6。(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