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很多弯路,等下就去厨房试试,还要麻烦你多多指点。”
林南江也很庆幸,“听起来简单,但要不是张大妈提醒,这谁能想到河粉是这样炒出来的,跟我们的炒粉是完全不一样的步骤啊。”
张大妈鼓励道,“你们这么聪明又上进,多练几回就像模像样了,不难的。”
林南江也不谦虚,笑嘻嘻道,“借你吉言了。”
几人在客厅歇了会儿,挨个逗了逗活泼的小家伙,很快便一头扎进厨房忙活了。
于是今天的主食就是各种炒饭炒面炒河粉,搭配一些水果,和自家熬的绿豆汤和凉茶,也算清爽解腻,蛋白质和维生素也都补充到了。
这样在家里埋头鼓捣了两天,到了新店开业的日子。
风水先生给他们算的黄道吉日精确到分钟,十一点三十。
林南江和林全生在家待不住,一大早就去店里准备着,柳素琴则十一点提前吃了午饭,交代张大妈一声在家好好照顾孩子,也拎着饭盒去店里送饭,顺便帮他们打打下手,忙过中午饭点再回去。
新店开业还算热闹,柳素琴提前订了花篮,开门后摆上花篮,林南江还放了一挂鞭炮,很快便吸引来附近的居民商户。
可能是这条街的粉面馆也没两家,竞争不算激烈,附近的店家也没有那种如临大敌的情绪,听到动静还乐呵呵过来凑热闹,也有人看着起了兴趣,进去点一份炒粉炒面的。
柳素琴和林南江事先商量好了,房东大爷特意提醒开业要图好彩头,本身他们的定价也不贵,都是根据城里物价来的,所以开业酬宾就不打折了,换成送冰水,零售价一块钱一瓶的矿泉水,还给他们冰镇了,这个活动够给力的。
随着店铺开业,陆续有人进来尝尝鲜,过了中午十二点,更是进入用餐高峰期,凳子险些不够用,很多人直接打包带走。
柳素琴不像林南江两人之前负责装修,跟附近的人打过一些交道,搬进城里的这两天也忙着在家研究菜谱,没来及到处交际,可她依然在店里看到许多眼熟却叫不出名字的顾客,像是对面卖水果的,他们小区门口的烟酒店老板,还有小区某某邻居家上中专的孩子,以及楼上租他们房子的一家六口,全都整整齐齐来捧场了。
就很有排面。
之前说好要来的陈大爷两口子当然也在,他们没和儿子一块来。陈家明大概是在公司,比父母晚了一刻钟才到,而且带了几个朋友同事一起。
总之客人络绎不绝,林南江在玻璃窗隔开的小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林全生给他们点菜上菜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柳素琴就主要负责招待这些特意来给他们捧场的街坊邻居和熟人,顺便收收钱。
她叫不出顾客名字不要紧,大家都很会做人,进店先跟她打招呼,“老板娘,生意兴隆啊,你们店可真热闹。”
柳素琴便明白这是“熟人”,也笑着说“同喜同喜”,把他们带去座位,另外除了送冰水,这些熟人还额外每人赠送了一份凉茶或者绿豆汤,算是他们的一点点心意。
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但她没想到连中介大哥也专程带着同事来捧场。
李哥同样先来恭喜她,“之前你们乔迁之喜,没来得及祝贺,还好没记错开业的日子,这生意真好,老板娘要发大
财了喔。”
“客气了客气了,
怎么还专程跑一趟,
知道你的心意就行。”柳素琴说着,一边笑容满面的领着几人去了一张刚空出来的桌子,还没来得及动手,林全生已经拿着抹布过来收拾,她便问几人是喝绿豆汤还是凉茶。
等柳素琴端着几盅冷饮过来,桌子已经收拾干净了,几位中介正好聊到手上哪些客户主动提起降价,她便顺口问了句,“哪里的房子,降了多少?”
李哥回头一看是她,眼睛瞬间亮了,“老板娘,那房子你们看过的,独门独户的小院子,房东在我们这里登记了大半年也没卖出去,有点急了,刚好最近找到我同意降价急卖。”
柳素琴也笑,“这还真是巧了。”
只一个眼神,中介大哥仿佛看到了开单的希望。
但他知道人家忙着做生意,也不急着这个时候上去添乱,默契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