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更多的是连钱也解决不了的,潮乎乎的衣服被子,三天两头发霉的厨具,还有仿佛生活在阴暗潮湿中分分钟要长蘑菇的自己……
李哥对此非常感同身受,赶紧道,“所以我给你们挑的这套房子就很好,在三楼,采光充足不易发潮,但也没有特别高,不影响你们带孩子上下楼。”
林南江点头,“三楼还不错。”
“这就是了。”李哥抬手敲响房门,等了两秒钟,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靓女开了门,他上前一步熟稔的招呼道,“巧姐,我带客户来看房子,这是林老板和他太太。”
说着又回头对两人介绍,“巧姐是房东的侄女……”
巧姐也爽快的招呼他们进屋,主动介绍道,“我大伯这两天去外地出差了,大伯母又在首都照顾孙子孙女了,让我这段时间住在这边,有看房的人也好接待一下,这房子的情况应该都了解吧?随便看看,除了主卧不方便,其他房间都可以进去,不过你们若是看中了,想谈价钱什么的,还是要跟我大伯当面聊,他平时星期日休假。”
李哥笑道,“大致情况已经讲过了,剩下的细节边看边说吧。”
柳素琴和林南江也没意见,跟在两人身后开始参观。
这套小区外面保养得好,内里确实看得出有些年头,主要是房主刚分到房子的那会儿还不流行软装精装,可能买房也掏光了积蓄,也没怎么装饰,只刷了大白墙,铺上水泥地就住进来了。
以往一家老少都住在里面,生活物品满满当当的,看着倒也温馨日常,但这回房主的媳妇孩子都在外地生活,他们又早已决定卖房,许多行李家具都提前清出去了,便显得屋子空荡荡的,简陋又寒酸。
但在李哥这个资深中介嘴里,劣势一下子转化为了优势,“新房子新气象,林哥带着老婆孩子在深市买房安家,到时候肯定要好好装修一番是不是?那这房子没太多装饰也好,没了砸掉重装的步骤,直接刷墙铺地砖,能省好多事呢。”
林南江被哄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称是。
他对这套房子的满意溢于言表,房子简陋点没关系,关键这是楼房,哪怕比不上那些高端大气的电梯洋房,可也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梦想也要一步一步实现,他们还年轻,不着急。
另外还有一个让林南江非常满意的,是他听李哥和巧姐对话间不经意提到的楼上楼下邻居,据说都是房东的多年老同事,或多或少都有职位在身。
他当时就美得不行,心想要是把这房子买下来,岂不是日日跟一群单位领导当邻居?哪怕他们沾不上实际的光,更不可能狐假虎威,可自己一个泥腿子出身的穷小子能混到跟领导们住一栋楼,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说他跟媳妇这辈子算是定型了,可他们有闺女啊,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儿子,他们的孩子生活在这里,跟领导们家的孩子是打小的交情,一起玩一起上学,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后肯定也能跟他们一样成为国家栋梁。在柳素琴日复一日的洗脑
下,林南江哪怕不知道“孟母三迁”
的典故,也已经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
柳素琴自己倒是没他这么大豪情万志,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只要他们自己努力赚钱成为富一代,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至于孩子们以后要获得多大的成就,就看他们自己了。当父母的不用想着靠孩子逆天改命,便只剩下最朴素的愿望,希望他们健康长大,平安喜乐。
当然她也挺喜欢这里的环境,还有学区优势,两口子算是一拍即合。
所以看完主卧外的其他房间后,柳素琴便问,“听说房子办了房产证,方便看看吗?”
“可以,我去拿一下。”巧姐顿了一下答应了,很快拿着一个绿色的本子出来,“这上面的户主严向东就是我伯父,放心,手续什么的都是齐全,我大伯踏踏实实卖房,有什么疑虑只管去他们单位找他,还有什么问题吗?”
李哥也在帮腔道,“对呀,手续什么的我们也能帮着跑,我记得林哥之前说过,你们想把户口也迁到这边是不是?放心,我们公司也能一起办了,就是这方面费用需要额外支付一下。”
柳素琴之前一心惦记着买房安家,以后做人人羡慕的特区人,倒把小儿子还没生出来的事给忘了,这会儿想起来才问李哥,“可以先把孩子的户口迁过来吗?”
“没问题啊。”李哥先满足了客户的一切需求,才好奇的问,“不过您跟林哥的户口不一起迁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