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厂职工大院。
屋子里,沈建秋正和秦晓勇吃着火锅喝着酒。
“这个口子酒怎么越来越淡了,真不如迎驾~”
和沈建秋干了一杯,放下酒杯的秦晓勇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沈建秋笑了笑,并没有反驳什么。
作为酒业大省,皖东省内的白酒市场品牌众多,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古井酒、迎驾酒、口子酒、金种子酒并称为“徽酒四朵金花”,过去几十年在省内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外,还有宣酒、皖酒等规模小一些的酒企,也在时刻觊觎着省内前四的位置。
至于5亿元以下的小型酒企,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大小品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集中度高,使得新进入者难以立足。
然而这两年,随着古井的异军突起,其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打响了名气,市场份额长期领先。
为了追上古井的脚步,迎驾酒与口子酒在老二、老三位置之间展开了竞争的激烈。
但现在看来,前者似乎渐渐取得了领先。
连秦晓勇这种对酒的质量说不出什么干货的人,也觉得迎驾更胜一筹。
想到这里,沈建秋不禁摇了摇头。
有时候,行业的激烈竞争并不必然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效果。
这主要源于企业战略选择、市场环境复杂性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常通过降价吸引消费者。
然而,价格战会直接压缩利润空间,导致企业缺乏资金投入研发、原料采购或生产工艺改进。
如今皖东省竞争愈发激烈的白酒市场中,部分中小品牌为维持低价优势,采用劣质原料、简化了酿造工序,这大大损害了产品质量。
而产品质量,一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这一点,是一定要紧抓不放的。
想到这里,沈建秋不禁想到了远在庐州的秦晓雨。
秦晓雨在庐州的超市马上就要开张了,今天周末她也没能赶回来。
之前沈建秋就提醒过她,新超市的货源一定要把握好,产品质量必须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