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烽亲自操作,点开了U盘,里面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文件夹,命名简单粗暴——“答案”。
还真是林烽风格。
简单粗暴。
冷梅身子晃了晃。
林烽慢悠悠点开文件夹。
里面是排列整齐的图片、PDF文档、音频文件,甚至还有一小段视频文件的缩略图。
林烽点开了第一个PDF文档——那是一份清晰的银行流水清单。
大屏幕上瞬间被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填满。
发款方是几个不同的工程分包公司,收款方赫然是刘增福及其关联的数个隐秘账户。
而备注栏里,刺眼地标注着:“青莲高速项目咨询费”、“材料协调费”。
“这是刘增福名下及控制的部分账户,”林烽的声音冷静地响起,如同在宣读死刑判决。
“自青莲高速项目启动至今,共接收来自相关分包商转账共计八百六十五万元。其中,标注‘刘’的款项,指向明确。”
他又点开一张图片——那是一份工程分包合同的签字页扫描件。
签字人:刘增福!
合同金额远高于市场价,而分包商正是之前转账的公司之一。
紧接着,是一份工程材料检测报告的对比图。
左边是承建方上报的“合格”报告,右边是市质检中心在事故后突击检测的原始数据报告。
关键指标如混凝土强度、钢筋屈服强度等,被用醒目的红圈标出——
上报数据与真实数据存在巨大差异!
随着每一份材料的打开,现场随之响起抽气声和交头接耳的嗡嗡议论。
林烽再点开一个音频文件,会议室里彻底炸了。
扬声器里立刻传出一个略带沙哑、带着明显青莲镇地方口音的男声,语气急促而带着命令的口吻:
“标号必须降!就按我说的那个来!成本压不下去,你我都别想好过!……质检那边?你就放心吧!有人会打招呼,报告按合格出!出了事有我顶着?屁话!赶紧去办!”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这个声音,在座不少人都很熟悉——刘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