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第三篇,我觉得非常不错。
一连读了五篇,才感觉这小地方也有藏龙卧虎。
我立即打个电话给万舟,说道:
“上次你送了一本书给我,那个作者你认识吗?”
“认识,他是我的一个朋友,只是您当时没在办公室,他要我转交的。”
“他住在哪儿?”
“就在我们一中,原来教书,后来调到政协。”
“多大?”
“32岁吧。”
“你帮我联系一下,如果方便,现在就带他来办公室。”
“好的。”
一会儿,万舟的电话来了,他说:“书记,他在家,我带他过来?”
“对。”
我不再看书,慢慢喝茶,等着万舟带来作者。
不到十分钟,万舟带来了一个个子不高,蓄着平头的男子。看上去30多岁的青年。
不过,他与传统写文章的不同,不带眼镜,身体结实。
万舟向我介绍道:“这位就是淡有志。”
听到介绍后,我赶忙站起身来,微笑与他握手:“淡泊有志,好名字啊!”
他也面带笑容地回应道:“书记一说就中,正是这个意思。”
万舟为淡有志泡了一杯热茶,然后又为我的杯子添满了水。
我连忙用手向下压了压,热情地招呼道:
“都别站着,请坐。”
待我们都落座后,我这才开始询问起淡有志的具体情况。
淡有志自我介绍说,他毕业于秦江师范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地区一中任教。平日里,他喜欢向《蒙达日报》的副刊投稿,而且发表的文章还不少呢。
由于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逐渐崭露头角,地区政协文史委正好需要一名编辑书籍的人员,于是就将他调过去了。
我听完他的讲述后,说道:
“嗯,我读过你的五篇文章,虽然没有全部读完,但已经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