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队你先别急,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回答你。”老李坐在最靠近门口的位置上,大家正好绕着桌子围成了一个闭环。
“首先说一说为什么一个普通的瓶盖,就像你说的没有生物信息,我们报告上单独拿出来讲,有点多此一举。
在你们眼里没有生物信息,看似对锁定死者或是凶手没帮助,就觉得不算有效物证。但在我们痕检眼里,但凡与还原案件真实性有关的东西,就有它的必要性。”
蔡队看看老李,又看看众人,大家和自己的眼神一样,对这所谓的物证蒙头转向。
老李稍微卖了个关子,右手食指从上嘴唇的沟壑掠过。
“这还得感谢我儿子,我昨天晚上回家将现场照片放到电脑上浏览,我儿子正好经过看见了屏幕角落里的瓶盖,就是我报告里后来单独提到的这个。他很吃惊地说我们竟然也能遇见它。
我不以为然地问他一个瓶盖,有什么大惊小怪?我儿子这才提到这个瓶盖来自于一款荣城的地方饮料,我们山城是没有的。”
听到这里,大家马上提起精神,“真的假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也就是说凶手或是死者曾经到过荣城……”
蔡队激动地点头,手下意识地拍着老李的肩膀,“好样的老李,还有呢?能不能提取到DNA,哪怕一丁点儿,让我们找到确切人物,就好继续围绕目标调查了。”
老李无奈地不停摇着头,“不用你说,我知道这瓶盖的特殊性以后就马不停蹄交给了老关,他说一点可能都没有。时间太久,又深埋地下,雨水腐蚀加上微生物破坏,最主要瓶盖接触到的是人的唾液,DNA本来就脆弱,如果是血液还有点希望,但是这个就没有提取的必要了。”
老李都这么说了,蔡队就没有必要再强人所难了,老关的专业性自己还是信得过的,但凡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会选择搏一搏。
“再来说说死者的衣服,看上去是黑色的运动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
老李稍微构思了一下语言,“料子很粗糙,经过泥土的作用,有的地方已经露出纤维了,就是最普通的晴纶。这种面料用来做运动衣,虽然轻便,但是静电起球儿又闷热不透气,中高端品牌是不会选择的,所以从价格当面考虑,死者应该生活不尽人意。
衣服的后脖颈处的标签由于材料不同,勉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但是上面的字迹是一点都看不出来,想找到衣服品牌或是厂家调查的想法也行不通。至于胸口处的标志就更是难以辨识,几乎腐烂的质地甚至经不起镊子的掀动,没等到夹起来,就碎掉了。”
看来想从衣服上查找死者的想法很难实现了,一时又找不到别的有效证据,蔡队只好让小彤再次将“荣城”作为一个筛选条件,加入到相关人物的搜索中,结果的确是少了一大半。
但是看着剩下的名字,足足有小十页,而且电脑总结的这些人都是在荣城居住或是曾经居住和生活过的,这个范围很窄,死者或是凶手也好,很可能只是去过荣城短暂停留,买了瓶饮料。所以名单上的人是重点人选,其他的也不是完全排除在范围以外。更何况这还仅仅是死者的备选答案。凶手并不在列。
“队长,接下来咱们怎么查啊?挨个上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