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杀青当天。
简单的应酬后,燕拂晓当日便赶往古董店。
“呐,东西我就交给你了。如果能修复自然最好,如果实在修复不了,就还是麻烦你帮我送回来,到时候埋到我家祖坟里去,也算有个慰藉。”
“您放心,我记着了。”
从老人手里取走木盒,燕拂晓又问:“您这里有那种适合送人的配饰吗?能常戴的那种。”
“送人?送谁?那天跟你一起来的那个?”
在老人戏谑的目光下,燕拂晓缓缓点头。
老人摸了摸下巴:“倒的确有一样东西,适合你送,跟那个娃娃的气场也合得来。”
说着,老人再次转身进了里屋,一分钟后又拿着样东西出来了。
“你看看,这个咋样?”
东西一出来,燕拂晓就眼前一亮:“您出个价。”
“这个数。”老人比划着手指。
“成交!”很合适的价格,对燕拂晓来说不算很便宜,但他眼也没眨就决定了要买。
第二日凌晨,燕拂晓乘飞机回到京市。
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老师,把木盒里的东西送到更专业的人手里。
“这东西可有些年头了,不管里面记载的内容是什么,光这本书本身都是个文物!你小子可以啊!”
最开始的时候,对于燕拂晓选了古籍修复却要进娱乐圈这件事,老师们难免有些不认同。
后来他不仅每一门课都没落下,而且样样高分,这些老师也就改变了心态,随他自己折腾去了。
结果没想到,这才大二,这个学生就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方便说说它的来历吗?”老师问。
“当然。”燕拂晓大致解释了一下同老人的相遇,以及从老人口中得知的这本书的信息。
“医书啊。”那位问话的老师叹了口气,紧接着又兴奋起来,“中医之道难昌,兴许这就是个转机也说不定。”
“到时候,你就是国家的大功臣!”
“老师言重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最大的功臣,应该是那位老先生,和诸位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