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建国大明,免税五年,所有百姓,欢呼雀跃。
萧何建议,免税期间,选拔百姓,建立屯田兵,开荒种地,给予俸禄,以此来缓解大秦帝国一次性减免全国赋税五年的压力。
朱标同意,全国开始实行屯田制,并且,招募屯田兵,开始开荒。
如若有百姓愿意加入开荒队伍,可以自行在府衙报备。
报备之后,开多少地,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一切,全部由锦衣卫督查监办。
开荒之后,百姓可以选择帮助朝廷种地和打理,不论是否风调雨顺,皆可得到最终产粮的百分之十,作为报酬。
这一些粮食,如若不要,可以直接在官府,换取等额货币。
并且,朱标鼓励生育,生一个孩子,多分十亩地,不论男女。
因为,大秦帝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不过才两千多万,这对比起后世来说,实在是少的可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大明王朝,百姓欢呼雀跃,脸上都在这喜悦,一时之间,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秦始皇已经死了,作为天下第一个皇帝,朱标还是将其葬入了秦始皇陵。
没有伤害任何一个百姓,现在每一个百姓,都是朱标的宝贝。
毕竟,这一些百姓,可都是朱标的财富,不允许任何人伤亡。
大明王朝建立,大赦天下,除非是作奸犯科,强抢民女者,查证之后,皆放其回家。
无数百姓感恩戴德,对大明王朝朝廷的感激之情,无法言表,纷纷加入开荒队伍,甚至有些不要钱财,直接选择开荒,不要钱财。
后来,还是锦衣卫调查之后发现,朱标给人补足。
朱标开设学堂,鼓励所有百姓念书,并且,让所有穷苦百姓,都能够读书习字。
聘请了无数儒生,给孩子们启蒙。
不仅如此,朱标还让易小川担任了皇家学院院长的职务。
不为别的,因为,易小川懂得,比别人都多。
易小川身边,现在每天围着一群人,都在疯狂学习知识。
这一些人,全部都是穷苦人家,以前想读书,却没有书读,所以,他们有了机会,更加的奋发图强。
这样的人,虽然才开始学习,但是,却表现出了超常的能力,学习的能力非常强悍,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字体等,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
还有他们学会了,才能够教导其他的孩子,毕竟,大秦帝国的教书先生,还是太少了。
只要他们能够学会数字、拼音、文字,那么,幼儿的基础启蒙,就已经完全够用了。
之后,他们这一些人,还可以一边教导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学习。
由于全部都是穷苦人家,所以,他们学习的更加的刻苦,对大明王朝和朱标,更加的感激,学习的动力,也变得更加强烈。
甚至很多人都挑灯夜读,就是为了能够早日有所成就。
而易小川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有一天,成为一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