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原先,他自然知道,朱棣与国有功,不可杀。
而且,朱棣当时并没有做什么作奸犯科,或者是造反之事。
那时候,铁铉肯定会为朱棣求情,可现如今,证据确凿证明了,朱棣他就是一个反贼,那么谁又能够保得住朱棣呢?
他们内心最多也就只是在一起,稍微议论议论,而不是说,朱棣做的是对的。
这也是为何,没有任何人会为朱棣求情的主要原因,他们内心非常清楚,一旦自己等人为朱棣求情,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判定为谋反。
这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们没有任何人愿意为朱棣出头。
而现如今,铁铉也非常清楚,一旦朱棣真的造反了,那么,他就必须得受到严厉的惩罚。
哪怕不杀死朱棣,也必须得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让他永远不得翻身。
所以,现如今,他觉得,朱允炆还是太过善良了,他对朱棣太好了。
朱棣都已经密谋造反了,如若还不给他加以严惩,之后必定会有人相继效仿。
这对于大明王朝长治久安来说,并不合适。
所以,他自然也想要让朱允炆收回成命,让朱允炆能够重重的惩罚朱棣。
而不是如此轻描淡写,只是将其贬为庶人。
而且,还是将朱棣囚禁在皇宫之内,如果将朱棣囚禁在皇宫之内,生活自然也不可能会太差。
这一点,铁铉自然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觉得,给朱棣的惩罚,太轻了。
“臣附议。”
马全走了出来,朝着朱允炆,拱手一拜道。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数十个文武百官直接站了出来,跪地叩拜道。
朱棣看了看在场的这一些大臣,心中更是无奈,也充满了绝望。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路了,原先,自己还有活路,但是,现在自己,也许,真的没有活路。
如若满朝文武都想要杀自己,自己,必死无疑。
更别说,自己爹也还活着,朱棣也知道,自己想要造反,根本就不可能。
“燕庶人,乃是朕之亲叔,上阵杀敌,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虽说是被奸人挑唆,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朕做到如此,也是因为,他是朕的亲叔叔。”
“洪武二十三年,燕庶人收降乃儿不花。”
“洪武二十九年,燕庶人北征至彻彻儿山,并且,擒拿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甚至,还在不断追杀元人,打败敌军,凯旋而归,自己身上受了三处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