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国王公贵族的手中,赚的是盆满钵满。
大明王朝所过之处,望风而降,纷纷愿意成为大明王朝的附属国。
他们从未见识过大明王朝强大的军舰,看见军舰发威的那一刻,他们所有人都感觉到胆战心惊,纷纷臣服上供。
知道大明王朝的强大,他们也纷纷想要派遣使者前往学习,并且带来了无数的金银珠宝、特产和国内最美妙的女子,贡献给大明王朝。
朱标并未拒绝,直接同意了,迟早他要一统天下,这一些人才,想要学习的,朱标全部照单全收。
不过,收了,他们可就回不去了,不仅仅需要上思想政治课,还无法出境。
朱标都不需要自己去搜索人才,这一些人才,一个个都往自己口袋里钻。
不仅如此,朱标还组建了学院,供天下百姓上学,普及九年的义务教育。
大明王朝每一个州县,都需要组建学院,就连一些人口超过两千的大村子,也需要组建小型学院。
这一些学院内的老师,都是天下学子。
天下学子,教导启蒙,还是足够的。
朱标将学院分成了数个课程,分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科学、数学、体育、音乐(弹琴之类的)、兵策等等。
学生没有休息日,可以自行请假,一个月内请假天数,不得超过四天,而且,非重要事情,不得请假。
穷苦百姓有书读,他们非常的兴奋,废寝忘食,巴不得天天埋在学院当中学习,自然也不会拒绝。
由于粮食丰收,大明王朝各个学院内,米饭和白开水免费,其他的,都需要按照等价收费。
百姓对朱标感恩戴德,未来有希望,干活也就越有劲。
朱标允许女子上学,提倡人人平等,世人皆可就学、参军。
只要符合标准的,都可以参军入伍,女子得到鼓舞,发愤图强,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个学习的更加的卖力。
并且,年纪到了三岁,就必须送去启蒙读书,不得有任何人违抗。
而百姓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想想现在的生活富足,也没有任何人胆敢多说一句。
更别说那一些士绅,被朱标抢抢土地,不给就下诏狱,吓得也不敢出声。
更多的百姓,都是感恩戴德,男女之事上,他们也知识自己内心有一杆秤,内心偏袒儿子的,依旧不会改变。
他们只要生活过得好,谁读不读书的,也没有更多的意见,对于大明王朝强制读书,他们也阻挡不了,只能够听之任之。
大明王朝的养殖业、农业、科技都在告诉发展。
大明王朝一片欣欣向荣,万国来朝。
。。。。。。
“太爷爷,原本还以为,提供全国所有百姓当中的孩子免费读书,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想到,这一年,除去开支,每年还能赚一百多万两。”
“真是难以置信啊?”
朱祁镇看向面前的朱标,微微一笑,眼眸之中满是敬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