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标知道,在华夏境内大多数都是东亚飞蝗,这些是可食用性的蝗虫,是没有毒的。
后世吃的那些蝗虫,就是东亚飞蝗,这些飞蝗是人工养殖的,就是因为,他们是可食用的飞蝗,而并不会产生毒素。
这也是为何,有人会说,蝗灾蝗虫聚集,不是有毒的吗?
可为何,人工养殖,也是大量聚集,为何不会产生毒素呢?
就是因为,它们的品种是不一样的,东亚飞蝗分布于大明王朝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对禾本科植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而现如今,就是山西等地那边的蝗灾,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东亚飞蝗,这些蝗虫群居之后,是可食用的,并没有毒。
就算是沙漠蝗,群居之后产生了苯乙腈和转化的氢氰酸的剂量,也是针对鸟类而已,这么一点毒素,也只是对鸟类有作用,对大型动物,效果几乎没有,可以少吃,但不能多吃。
当然,能不吃沙漠蝗,自然是不吃比较好。
在许多地方,沙漠蝗,也依旧是被当作食物的。
对于这一点,朱标非常的清楚,所以,大明王朝境内的这些蝗虫,基本上都是可食用的,如若说有细菌,那么经过高温油炸之后,什么细菌,能够挡得住这三百度的高温。
“陛下,蝗灾的苗头已经出现了,既然如此,就必须要尽快处理。”
“否则,百姓的庄稼,可就不保了。”
“微臣以为,应当将所有养殖场内的鸡鸭,全部都释放出去,贴上编号,也好方便养殖场内的人认领。”
“如若有惨死的鸡鸭等,由朝廷提供赔偿。”
户部尚书张昶拱手一拜道。
蝗灾既然已经出现,那他们必须得尽快处理,否则这一次大明王朝今年的两岁,可就很难收到这关系到自己掌管的户部,张昶自然也十分的积极。
“陛下,光靠这些鸡鸭,根本不可能将如此多面积的地方蝗虫吃尽。”
“一只鸡一天能够吃数百只蝗虫,但是这蝗虫分布如此多的地方,一起闹蝗灾,整个朝廷,都没有那么多的鸡鸭分配。”
“运输途中,也会导致无数鸡鸭丧命。”
“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应当派遣军队,对蝗虫进行捕捉。”
“蝗虫自唐朝年间,就开始成为一道‘美食’,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为此亲自食用蝗虫。”
“如若光靠鸡鸭,根本无济于事。”
“微臣以为,应当动员所有的百姓,抓捕蝗虫。”
“蝗虫能够卖给养殖大户,那些养殖场内,都能够利用蝗虫饲养鸡鸭,必定又大又肥。”
“还可以贩卖至各地的酒肆内,作为美食。”
“光靠鸡鸭,杯水车薪,必须得动用百姓和军队的力量,才足以消灭。”
刘伯温眉头紧锁,直接站了出来,朝着朱标拱手道。
他认为,这一次蝗灾如若光靠鸡鸭,肯定是不足以对抗的。
毕竟,现如今已经多地发生蝗灾,光靠这一些鸡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