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子,都是儿子自己亲手带大的。”
“儿子对他们的感情,也不输于爹您对他们的感情。”
“但是,您也知道,很多事情,并非是儿子想怎么样,事态发展,就会变成什么样。”
“儿子不能够保证,他们以后,不会造反。”
“不过,儿子可以保证,他们,绝对不会被儿子杀死。”
“儿子将他们抓住之后,会好吃好喝,供着他们,直至老死。”
朱标点了点头,他自然也不想要对自己这些兄弟下手,其他兄弟他都知道,绝对不可能造反。
唯有朱棣一人,是他内心的心头之患。
第一,他不想要对自己这弟弟动手,因为朱棣是他亲手带大亲手看着他长大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第二,他也想要看看朱棣,最后到底是否会造反,如若他不造反,那自己不一定能够让他安享晚年,让他得以善终,哪怕他有心造反,自己也不会杀他。
第三,朱标也在自欺欺人,他内心想着朱棣,有可能不会对自己动手,不会造他的反,所以放任不管。
第四,主要也是朱元璋还活着,只要朱元璋还活着,那朱标自然不会动朱棣,除非朱元璋想要杀朱棣。
种种原因导致,朱标现在并没有想要杀朱棣的意思。
毕竟,朱棣现在还年轻,连手中的兵权都没有,自己总不可能因为一时怀疑,就直接杀死朱棣吧?
但是他内心也对朱棣有一丝提防,更别说,现在胡惟庸竟然在自己府邸,公然说想要扶持朱棣的意思。
所以,他现在想要先一步榨干胡惟庸的能力,然后将其斩杀。
每一个人的才华偏向都是不同的,所以说,姚广孝确实比胡惟庸更加聪慧,但是,做事很多方面,也许胡惟庸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也想要看一看。
等到胡惟庸最后的一丝能力,都被完全榨干之后,那么,他就对朱标没有任何用处。
如若现在朱标身边有足够多的人才,他根本就不可能去任用胡惟庸。
现在任用胡惟庸也是无奈之举,自己身边的人手,还不够多。
“嗯。”
“粮食,土地,都是百姓的命。”
“对不起谁,都不能够对不起老百姓。”
“以后,你当了皇帝,一定要对百姓更好。”
“咱们也是从老百姓走过来的,老百姓的土地,老百姓的命。”
“老百姓如若失去了自己的田,就会颠沛流离,流离失所,最终起兵造反。”
“以后有藩王作乱,为祸乡里,你也自己看着办。”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能够冤枉一个好人。”
“藩王、士绅、官宦之家,如若有人占百姓的地,就是害了一家老百姓的命。”
“士绅和官宦之家,杀无赦。”
“咱不允许任何人,为难天下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