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真的让胡惟庸成为了中书省丞相,那么,他一定会结党营私,这是他永远也没办法改变的特性。
对于这一点,朱标自然是十分忌讳的,所以说那一些官员能够和胡惟庸结党营是自然是死有余辜。
可毕竟当时胡惟庸已经成为了中书省丞相,他想要笼络人才,冷落人心,自然也会有许多人屁颠屁颠的跑上前来讨好。
中书省丞相的位置,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媲美的,中书省丞相就相当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只要他胡惟庸当上了中书省丞相,就会有无数人去他的府上献殷勤,而有些人就算耻于和他为伍,也会被其打压。
到时候要么就真的被打压下去了,要么就直接投入他的门下,所以这才导致胡惟庸案牵涉数万人之多。
一旦一个人的权力太过膨胀,那他的野心就会逐渐增强,至于是否为密谋造反,还真讲不定。
他知道胡惟庸最多只能够坐上中书省左丞的位置,而不能够成为中书省左丞相。
“太子殿下是太抬举老臣了,老臣年纪一大把,如何能够坐上这中书省丞相的位置?”
“不过,胡惟庸,生性暴躁,睚眦必报,做事不计后果。”
“如若让其成为辅助大臣尚可,要是成为中书省丞相的位子,恐怕不太合适。”
“至于中书省中丞相的位子,老臣以为,原先中书省中丞相的位置就是后来另设的。”
“现在可以将其撤去,毕竟在中书省只需要姚丞相一人即可。”
“之前李相也已经说了,可以将中书省中丞相的位置直接撤去,然后让姚丞相成为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
“这样,最为妥当。”
刘伯温微微一愣,他实在没想到,朱标竟然想要让自己成为中书省丞相,立刻走上前去,拱手一拜推辞道。
他现在已经60多岁了,随时都有可能退休,至于是否能够成为中书省丞相的位置,他一点也不在乎。
因为他坐镇御史台,权力并不落于中书省丞相,而中书省丞相,既然已经让姚广孝继任,那么,就无需再多其他人。
一个中书省,没必要有那么多的丞相。
原先他自然清楚,为何姚广孝会成为中书省中丞相,就是朱元璋为了牵制李善长罢了。
而现在李善长既然即将告老还乡,那么这中书省中丞相的位置,也就没必要存在了,完全可以将中书省中丞相这个位置,直接撤去。
刘伯温在朱标面前说话还是比较直接的,如若在朱元璋面前,不是朱元璋亲自询问,他还真不会说出这一些话。
“。。。。。。!”
李善长听见刘伯温的话后一阵哑口无言,他也不知该如何去说才比较合适,毕竟如若他帮助胡惟庸再去劝说,恐怕会显得有些刻意。
他也没想到刘伯温竟然直接拒绝了自己成为中书省丞相,并且还数落了胡惟庸一番,将其缺点说了出来。
他和胡惟庸在一起日久,自然也更加了解他的性情,他没想到刘伯温竟然比自己还要了解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