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灵光一闪,他顿时找到了这股莫名熟悉感的缘由。
“这些人不都是蔷薇班的吗,怎么回事?他们班去这个社团组建的活动里团建啊!”
“哎,好像还真是,这个照片里都是他们班的人啊。”
另一人凑上来看了一眼,他们两个班在去年的某个活动里有过合作,不说所有人熟悉,但多少能认出脸。
“这个社团好像是今年创立的,不会就是他们班人创建的吧?”
同学开口道,“是组团去支持自己班同学的活动了吗?”
“比起说他们班的人注重环保事业,我觉得你这个猜测的可能性更高一点。”
这人点头应和道。
“他们班还挺团结的。”
他补充了一句,“上学期那个运动会你还记得吗?他们也是这样全班上阵。”
“怎么可能不记得,最后那个长跑他们班起码上了一半的人吧。”
同学深深地点了点头:“难怪了,连三千米长跑都能弄出全班上阵的架势。”
“整个班都为了支持自己班的同学,全班上阵一起种树,对他们来说也很正常。”
两个人一起蛐蛐半天,最后将这个报道定义为蔷薇班的又一团结事件。
“咱们那个活动在哪……嗯?怎么又是环保社活动的报道?”
正想往下找找他们自己社团活动报道的同学,手中动作一顿,连忙招呼朋友一起过来看。
“什么意思,是有两篇报道吗?”
朋友好奇地凑了过来。
他们刚刚看到上一篇里不是已经把他们的活动报道了一遍吗,怎么下一个板块还是他们?
种个树而已,有什么地方值得报道两遍的吗?
没来得及看报道内容,他们先被附带在报道一旁的照片吸引了注意。
……这是什么情况?
两人满脸茫然地看着照片——乍一看去,照片里是一颗颗挺拔的树木,很符合植树节的主题。
仔细一看,每一颗树的树干上,都绑着一个人。
对,绑着个人。
“……这也是植树活动的一部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