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终于有老生发现了规律。
“哎!我看明白了!你们看那里那里还有那里,发现什么没有?”
“有几个驿站!”
“没错,他们并不是胡乱传的,有一套非常清晰的固定路线,先交给几个邻近驿站,驿站会回复一些纸条,我估计可能是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负责,驿站处理不了的问题,再转交给上一级驿站,请更牛的高手处理!”
“牛逼啊,这是什么约定俗成的规则吗?”
“少年班有点东西!这套规则是老师帮他们建立起来的,还是他们自己发展出来的?这么先进吗?”
老生们观察敌情很成功,少年班确实有这一套规则。
早在天才院时,少年班学生们便天天聚集在大自习室里学习,来回走动找人问题太麻烦,攒着问题等课间再问又耽误学习进度,最方便还是传纸条。
但传纸条容易方便自己麻烦他人,尤其纸条杂乱无章之后,每个人要传给的人都不一样,中途层层传话指方向,会浪费所有人大量时间。
于是神童们找到办法,起初约定每个大自习室的人学相同内容,这样随便问问身边人都能得到答案,减少远距离传纸条的繁琐。
后来又衍生出多级驿站式的传纸条规则,每个人的座位都有讲究,最强的高手坐在中间,四面八方的纸条传给乐于助人的高手求解。每一片区域先有小高手,解决不掉呈交给更高一级的中高手,中高手还解决不掉,则直达教室最中间的两根定海神针。
袁天罡和杨玉桌面上的纸条已经像积雪一样了。
“哎,来吧。”杨玉开口。
袁天罡点头,伸出一只手,“剪子包袱……锤!”
杨玉出剪刀,袁天罡出包袱,一轮定胜负。
杨玉嘴角勾起弧度,继续低头自学,袁天罡则整理起两人座位上的纸条,查看上面的提问诉求,扯过一张纸记下高频问题。
片刻后,袁天罡起身,大步走上讲台!
瞬间,全场神童们密集放下笔坐直,严肃地抬头望去,动作整齐堪比军队。
“讲解教材第112页、117页、135页和160页,这四页大家只要吃透了,高频提问的317题、340题和365题都能做对!”袁天罡大声说着,拿起粉笔开始板书。
袁天罡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上课,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忽略较矮的身高,派头完全是三十年老教师的从容不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角落里老生们都看呆了,原来少年班学生还有这种模式吗?顶尖学霸像老师一样给所有人讲题?
“等等,他们都做到365题了?”
“不是?这么快吗?快超出作业一百道题了,这特么才多久?”
“我傻了,咱们豪言壮语也才敢肝到350题,想都没想过做到365题!人家轻轻松松转眼就到了!”
“听不懂啊,差太远了!”
“咱们不会追不上吧?”
“动摇军心者杀!一定追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