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九千岁什么意思? > 第384章(第2页)

第384章(第2页)

“卢大人,总教头,黄豹,趁着现在天气只是转冷,没有下雪结冰,你们赶紧动员士兵们和劳力们,再进行一轮集体劳动,多挖些煤炭,再多造些安置房,水泥不够用的话就先伐木造木房子,总之一定要让煤炭和安置房越多越好。”

魏锋再度命令。

因为一旦下雪结冰,即使西山的煤矿资源都是浅层煤,也会因为地面封冻而无法开采,暴露在户外的百姓即使吃饱喝足了,也会失温而死。

所以抓紧时间准备多一些的煤炭和安置房,完全是应有之义。

“是,公公,我等一定办到!”卢廷升几人也立即点头应下。

最后,魏锋将目光投向了毕康,同时将一张早就准备好的图纸拿了出来,

“毕总兵,重头戏就在你这里了。”

毕康眼神一亮,魏公公这是又逃出来了一张祖传的器械图纸?

其余人也忙好奇看来。

可看到这图纸上是两样东西。

一样像是一个炉子。

另一样则是看得出来是个煤球,只不过这煤球上扎了很多小孔,形似蜂窝。

“虽然咱们提前准备好了煤炭,但终归储量有限,所以必须提高利用效率,争取只用这批煤炭就能度过整个冬天。”

“所以我想出来了发明这种叫煤球炉的炉子,即用一根铁杵将圆筒隔成两部分,使用时可以塞入煤球,然后通过调整进风口来调整火的大小,这个煤球则叫蜂窝煤,上面专门扎的这种孔洞,可以让煤球易燃烧、起火快,燃烧时间长,比直接把煤放去炉子里烧,能节约极大的储量。”

魏锋则开始介绍道,不过这并不是他独创发明的,而是照搬的后世的智慧,在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这种煤球炉曾家喻户晓,陪伴着80后90后走过了一个温暖的童年,后来才渐渐被电烤炉和暖气取代。

不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种方便简易实用的炉子,依旧被不少老人所钟爱。

“噢,原来如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