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末县位于会稽郡西部山区,大概在今天浙江衢州一带,在三国时代,这是一座极为偏远的小县,这里土地贫瘠,百姓穷困,大部分都是山越人。
在城外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太史慈跪在一座小小的坟茔前,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悲痛。
来太末县上任才三个月,他的小儿子太史莱便不幸生病夭折,太史慈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他将一束野花放在坟茔上,低声道:“爹爹无能,没有照顾好你,原谅爹爹!”
太史慈泪水涌出,他忽然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一直到黄昏时分,太史慈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小县基本上没有什么事,他这个县尉就是负责维持治安,调解纠纷,无非就是乡下人卖菜争地盘吵架,邻里之间为一堵墙的高低大打出手等等,连无赖地痞都很少,这里太穷,无赖地痞也呆不住。
刚回到家,妻子王氏便迎上来道:“夫君,乔先生又来了,还跟了一个年轻人。”
乔先生就是乔安,他现在出任幕僚府参军,主管对外交涉,之前他奉甘宁之令来请太史慈,被太史慈婉拒了,这是他第二次来。
太史慈点点头,来到了客堂。太史慈的府宅虽然是官宅,却是一座很旧的木房子,老鼠多、蟑螂多,经常也会有蛇出现,而且很潮湿,他长子经常腿疼,小儿子也是在这里患了重病,一个月后就夭折了。
乔安起身抱拳笑道:“很抱歉,又来打扰太史将军了!”
太史慈一下子愣住了,站在乔安身后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甘宁,正笑眯眯看着自己。
太史慈鼻子一酸,甘宁竟然亲自来了,连忙上前行礼,“卑职参见甘将军!”
王氏正好端茶进来,也愣住了,她小声问道:“夫君,这位是。。。。。。”
太史慈叹息一声,“他就是我给娘子说过的三郡太守甘将军。”
王氏吓一跳,连忙赔礼道:“啊!是我不知,怠慢将军了。”
甘宁摆手道:“大嫂不必自责,是甘宁来得冒昧。”
太史慈连忙请甘宁坐下,甘宁取出两个装有上等文房四宝盒子,歉然道:“这原本是我给两个侄子带的小礼物,但我刚才才得知小侄儿的事情,请太史兄节哀!”
太史慈点点头,“人生无常,我虽然痛失爱子,但最终也只能承受,甘将军可是要劝我去豫章郡?”
甘宁一脸诚恳道:“甘宁志在天下,也需要良将猛将相助,太史将军乃天下猛将,当统领大军纵横四方,岂能被一小县所桎梏,恳请太史将军助我?”
这时,王氏在门口哽咽道:“夫君,答应吧!我们已失去莱儿,不能再失去亨儿了。”
长子总是喊腿疼,吃药也没有用,让王氏心如刀绞,这里条件太差,她就害怕再失去长子。
太史慈之前是感念孙策的知遇之恩,所以婉拒了乔安,但小儿子之死彻底转变了太史慈的心态,他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谁都不欠了。
太史慈站起身单膝跪下抱拳道:“将军的诚意,太史慈无以报答,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甘宁喜出望外,自己这一趟没有白跑,终于把太史慈请到了。
甘宁扶起太史慈道:”当年太史兄来柴桑劝我,我就知道我们是同路人,有太史兄辅助,甘宁何愁大业不成?“
太史慈点点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把小儿子的棺木迁到南昌!”
“当然可以,我让乔参军来处理此事。”
乔安连忙道:“太史将军放心,我会妥妥当当把令郎带回南昌。”
次日,太史慈写了一封辞职信,连同县尉之印一并交给了县长,请县长转给吴侯,他收拾行李,带着妻儿跟随甘宁上路了,小儿子的棺木迁徙太史慈便委托给了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