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张建川把这桩事情交给了他之后,杨文俊就全副身心地扑入了其中。
说句难听的话,现在他连睡赵晓燕的兴趣都小了许多,一门心思就琢磨这桩生意了。
正如张建川所言,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自己比不得刘广华,人家都在深圳去挣大钱去了,一会儿海南,一会儿广州,偶尔电话回来挠得人心痒难熬。
自己呢?
进厂无望,挣钱无门,出门打工无路,现在这样一个机会,他无论如何必须要抓住。
不懂就学,就自己琢磨,啥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没谁啥都能教你,看看张建川这半年的表现,杨文俊觉得自己简直就像是个生瓜蛋子。
搞沙场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张建川只能带着自己上路,但是后续的种种,都得要自己亲自一手一脚来操作。
细砂、中砂、粗砂,豆石、元石、连砂石,过筛不过筛,……
品类分类,规格,价格,运输,……
手扶式与小四轮运价的差别,运送时间的差距,……,菜市场猪肉、蔬菜、菜油和大米的价格,……
好在老娘就在厂里伙食团打零工,实在不行就让老娘不干了,来沙场煮饭,收入说不定还要比厂里高一截。
“少给我乱来!”张建川提醒杨文俊:“生意人求财不求气,葛新亮这边有啥问题,先和我说,好歹我还在派出所,我压不住他,总有人能压得住。”
他从宋德红和毛勇那里也得知,杨文俊这几年没事情做,也经常回老家白江镇那边,与社会上一些人有交道,另外和812厂的几个匪头子也来往密切,打过几回架。
赵晓燕据说就是因为他在812厂里一场舞会里和人打架被吸引住了,最后被他哄上了床。
这年头赖在家里有点儿性格的青钩子娃儿,没几个敢说没打过架,反倒是张建川这种在初高中时代相当千翻儿的角色却因为当兵变得有分寸许多了。
“我懂得起。”杨文俊点点头:“投了这么多钱,弄出事情来,不划算,……”
“你明白就好,我晓得你这两年也有点儿匪,但我知道你有分寸,既然我们要做这个生意,态度软中带硬,但动手就要硬中带软,明白我的意思不?”张建川和杨文俊并排而走。
“我懂,要不惹事,但不怕事,事情来了不推不让,但应对处理要拿捏好尺度,不能过火了,……”杨文俊轻轻点头,手指拈着颌下细茸胡须。
“嗯,就是这个意思。”张建川满意地点头。
他就看中杨文俊的性子,态度硬而有分寸。
二十三岁的人,能掌握好这一点的,少之又少。
这可能和杨文俊家庭情况有关系。
他妈身体不太好,又在食堂打零工,家境很困难,他爸脾气暴烈得很,两兄弟稍微惹事,他爸就把他们两兄弟打得遍体鳞伤。
但两兄弟都是硬挺着,从来不哭不叫,就是挺。
大了之后,两兄弟都懂事了许多。
见多了人情世故,体会多了世态炎凉,比同龄人更成熟更冷静,也更现实。
杨文俊虽然和张建川是同班同学,但是要比张建川大两岁,加上这几年的夹磨,比起前两年来要成熟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