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喝了参汤,此时恢复一些力气,半躺在床上。
他看向三位重臣,问:“皇后问朕,若朕西归……萧峻是否仍为太子,皇后腹中胎儿又该怎么办。”
三位丞相皆是沉默。
直到皇上又看向燕王,问:“燕王觉得呢?”
这是个极难回答的问题,对着皇上,燕王本该替皇上说话,言明既有皇子,就该传位于皇子,可万一最后是萧峻登基呢?岂非得罪了新帝?
他想了片刻才回答:“皇上既已清醒,说不定就此康复,平安无虞,可等待娘娘临盆再作决策。”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皇上面露不悦,看向中书令,中书令回道:“皇上可拟下遗旨,若娘娘所出是皇子,则传位于皇子,若是公主,则传位于赵王府二郎。”
侍中却是耿直许多,回道:“臣以为如此看似公平,实为取乱之道,社稷不稳,人心则不定,人心不定,则有纷争。”
中书令便道:“那侍中所言,该如何定夺?”
侍中沉默片刻,回道:“暂依现下决策不变更,若皇上能吉人天相,待娘娘诞下皇子,一切迎刃而解。”
这意思便是,除非皇上能活到皇子出生,要不然就将皇位传给萧峻。
其实这是最稳妥的做法。
皇上神色平静,看不出心中想法。
他沉默片刻,随后突然看向程宪章:“子均以为呢?”
程宪章在这几名或是丞相、或是王爷、或是参知政事里面,是品级最低的,所以一直站在末位。
但此时皇上却点名让他回答。
一是他是虞家女婿,更能替未来的皇子着想,二是他为人刚正,也许会秉公直言。
程宪章早已为此事思虑再三,他心中赞同侍中大人所言,却无法不替虞家着想,此时上前,开口道:“臣赞同中书令大人之言,若担心社稷不稳,皇上可提前钦定忠正贤明的辅政大臣,令辅政大臣按皇上遗旨行事。”
这样将大权交由辅政大臣,而非虞家人。
皇上静默之后问他:“若朕传位于未出世的皇子,而提前处死虞陟呢?”
程宪章不由一震,立刻跪下道:“皇上恕罪,臣为虞公孙婿,论公理论人情,都不敢妄作此议论。”
皇上沉默不语。
其实程宪章的“不敢妄议”,又怎么不是一种态度?
作为孙婿,他没有当场反对,而是退出决策,是因他非常明白若小皇子登基,自己的岳祖父正是可怕的外戚势力,必会导致社稷不稳。
但也因此能看出,他确实是刚正之人,他将自己的看作是臣子,而非虞家女婿。
第57章各怀心事